第203章 梳理内政-《兴汉》


    第(2/3)页

    在周瑜看来,陈兰等人有一万多人,如果和江夏驻守部队在山林中打持久战,没三月、半年肯定谁也奈何不了谁,就算柴桑水军不出动,对荆州实力的消耗也相当大。

    山匪处理的最终结果报知到襄阳,刘琮立即这首开始下一步行动。山匪的看似无意的异动却给刘琮提醒,乱世拳头最大。不管自己如何在荆州如何施行仁政,荆州部队的战斗力才是保护自己,保护荆州百姓的硬件。

    新一轮的人事调动和军事部署随即展开。刘巴从南郡调到襄阳,任正南大将军主簿,接替蒋琬。

    各郡常设郡兵四千,都梁、桂阳为五千,江夏六千。各县国县兵仍旧是五百。

    常设三个步兵大营,樊城、江陵和临湘。每个大营士兵数量一万起步,具体另定,其中第一步规模樊城四万,江陵三万,临湘两万。文聘、魏延、和刘磐分别兼任三个大营统帅,负责日常招募和训练工作。

    常设三个水军大营,襄阳、沙羡与公安。襄阳第一步规模两万,沙羡与公安各一万五。黄祖为襄阳*水军统帅,甘宁为沙羡水军统帅,蒋钦为江陵水军统帅。

    各大营水陆步兵不包括所在郡县郡兵和县兵。襄阳成立单独的骑兵营,由黄忠统帅。这样一来,郡兵、县兵便是负责日常的治安工作,而各大营的将士才是战争的主力,包括防御外敌和主动进攻。随着荆州人口的增长,刘琮计划进一步征兵,虽然暂时还不可能与曹操的兵力总数一致,但至少要在两三年之内训练处一支进攻益州又能守卫荆州的军队。

    守卫荆州,只要不是被曹操、孙权夹击,目前的兵力大致已经够用,进攻益州则需要至少步兵五万,水兵一万到两万。当然诸葛亮北伐时蜀国才90万人口却保持了十二万到十五万的常备军。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刘琮虽然不想穷兵黩武,但荆州有四百多万人口和七个郡,没有十五万以上的部队,刘琮自己也觉得睡觉都不踏实。虽然部队的训练以及装备同样重要,但是数量却是最容易解决的。

    命令下出,江夏百姓总算舒了一口气,马良主政,甘宁驻守,这样的组合除了襄阳,应该是荆州诸郡中力量最强的了,这也体现了刘琮一贯的战略思维。江夏时防御曹操和孙权品字形防御体系的尖端。当然征南大将军从事中郎徐庶在剿匪工作结束后便回到了襄阳。

    随后马良上书表庞统为江夏郡丞,刘琮自然准了,庞统回荆州也快半年了,磨练也好,坐冷板凳也好,时间都差不多了,接下来武昌城的建设以及沙羡水军大营的日常训练都需要庞统的参与,名不正则言不顺。庞统的才华,孙权可以不用,刘琮做不到,这也太浪费了,而且自己现在所依仗的文官当中以襄阳系为主,冷落庞统一个,怕是会寒了一群人的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