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法正来访-《兴汉》


    第(2/3)页

    如今刘备不再,刘琮镇守荆州,刘璋竟然派法正作为使者,刘琮自然要费尽一切心思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荆州与益州的不同之处。能够说服法正更好,就算不能说服,也要让其心动。如果能够得到法正,何愁益州不定,那庞统自然也会低调许多。

    因而法正人尚未到,襄阳的接待团已经在准备了,从事中郎徐庶全程负责益州使团的吃住行,刘琮则打算抽时间亲自陪同法正在襄阳城逛一逛,就像上次张松来访一样。

    与法正同行的还有杨仪,杨仪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前避祸蜀中为刘璋辟用。真是时空错乱的结果,历史上杨仪可是一直跟随刘备。初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私自投奔关羽,任为功曹。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降为弘农太守。

    建兴三年(225)任丞相参军。五年,随诸葛亮出军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德将军。诸葛亮死后,他部署安全退军。亮生前定蒋琬继己任,仪仅拜中军师。十三年,因多出怨言,被削职流放至汉嘉郡。至郡复上书诽谤,被收狱,自杀于狱中。

    按说这样一个人才,为什么就这么对刘琮不自信呢,曹操尚未到襄阳城外,这人便是携家带口的跑到益州去了,刘琮想着,是襄阳人就好办,争取连杨仪也一同争取过来。

    一番精心的准备之后,刘琮令徐庶至城门亲迎法正一行,随后进入驿馆歇息,第二日,刘琮便领着诸葛亮、伊籍等人在将军府接见益州使团。

    初见法正,刘琮不免有点失望,太普通了,虽然不至于张松那么丑,但要是在人群中根本无法找出来。这或许也跟法正一直未曾受到重用,自信心不足也有关系。

    倒是杨仪,相貌堂堂,算得上是个青年才俊。不过刘琮心里清楚法正之才十倍、百倍于杨仪。孙权以貌取人失庞统,曹操以貌取人拒张松。刘琮是穿越者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是否名将早有定论,只需要刘琮稍加试探便知真实情况。

    宾主双方一阵寒暄之后,便是进入了相互探底的过程。诸葛亮则代表荆州阐述了己方的立场,在谈到匡扶汉室,北伐中原时数次被杨仪打断。诸葛亮也不恼,耐着性子与杨仪辩论。倒是法正很少发言,他在细心的观察刘琮和诸葛亮,这荆州主心骨和第一文臣。来之前,张松就在法正面前对刘琮等人大加赞赏,所谓眼见为实。

    诸葛亮阐述完,刘琮自然要表明立场,那便是:自己与刘璋同为汉室宗亲,理当联手抗曹,共扶汉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