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话毕。 潘建义等人也没再拘谨,自顾自的走进广场。 有的人挑选到了空余的蒲团。 有的人干脆席地而坐。 有的人搬了个石头当板凳。 不多时。 一行两百九十四人,都老老实实的坐在了广场上。 将原本学子的空间。 都给挤占了。 杨墨则和和潘建义坐在第一排,最靠近山长的位置。 最前方。 山长看到这一幕,气的浑身抽搐。 面色铁青。 但长期的涵养,却让他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以手轻抚着微颤的胡须。 缓缓说道:“没想到,今日竟有新学子前来。” “你们可有问题,要请教于我?” “有!” 杨墨点了点头,试探的问道:“山长您看我们这次求学的人这么多,能不能……多问几个问题?” “不能!” 山长板着脸。 “我想请教……炼丹术的问题。” 杨墨心念一动,同时认真盯着山长的反应。 “这个问题简单,老夫恰好略知一二。” 山长面色如常,微微颔首。 正要开始讲解。 杨墨突然开口:“山长,抱歉,我能不能换个问题,我们想请教的其实是量子传输技术的问题。” “你……” 山长身体颤抖着,面色通红的瞪着杨墨。 显然。 情绪即将到达崩溃的边缘。 “咳咳,我们人多,刚才商量了下,还是先请教量子传输技术的问题。” 杨墨干笑着,连忙解释道。 “你确定是这个问题了?” 山长死死盯着杨墨,有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 “确定。” 杨墨点着头。 “那好,我们今日便讲量子传输的问题。” 山长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身的情绪。 当着众人。 认真负责的讲解起来。 “量子传输,采用的是光量子进行信息传输、物质传输的一种方式,可无视空间距离,跨越漫长的空间进行传输……” …… 稷下学宫。 廊道里。 在山长讲课的时候。 杨墨趁着人多,偷偷溜了出来。 继续探索着学宫。 心中。 却是悄然思索了起来。 “炼丹术,应该是修炼文明的技能知识,可山长……竟然也知道。” 他本以为。 稷下学宫里的山长,只是精通科技文明的诸多顶级科技。 可现在看来。 他还是太天真了。 这个神秘石碑里的学宫,藏着的秘密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山长尚且如此。 那个被山长形容为“天上月”“青天”的祭酒,又该是何等人物? 还有那个阿卿。 竟然说祭酒已经死了,到底孰真孰假? “又是你!” 突然间。 一个清脆稚嫩的声音,从他的侧方传来。 杨墨下意识的侧过身。 看到了声音的来源,赫然是他上次在凉亭遇到的小女孩阿卿。 她扎着两个羊角辫,身穿一袭淡蓝色的学童服饰,衣角绣着几朵精致的云纹。 正怒气冲冲的瞪着他。 “你……认识我?!” 杨墨瞳孔一缩。 “你化成灰我都认识你!” 阿卿叉着腰,满脸怒容:“上次那些人抓我,我让你帮我拦一下,你竟然一点忙都不帮!” 听着对方的吐槽。 可杨墨的心思,却完全不在这里。 此刻的他。 内心翻起了滔天巨浪,只感觉头皮发麻。 根据他的推测。 石碑每次启动,他进入石碑后,稷下学宫内部的一切都会进行重置。 所有人。 都将不记得这一日内所发生的事情。 可现在…… 眼前的阿卿,却清清楚楚的记住了他! “你……到底是谁?” 杨墨抓住了阿卿的肩膀,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稷下学宫又是什么地方?山长怎么懂的那么多?石碑后面为什么会刻有华夏永昌?” 阿卿奋力挣扎着。 满脸通红。 但始终抵不住杨墨的力气。 只得大声叫唤着:“放开我,你弄疼我了,放开我!” “对不起,我有些激动了。” 杨墨这才反应过来,松开了双手。 “你个坏人,呜呜呜……” 阿卿蹲在地上,委屈的哭了起来。 “这……” 杨墨有些头疼,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对方。 恰在此时。 远处传来了一群人的声音。 “我听到阿卿的声音了,阿卿在这里,快,赶紧让她回去读书!” 听到这个声音。 本来还在哭泣的阿卿顿时收住了哽咽,惊恐的站起来。 朝着远处跑去。 就像是…… 在躲避什么洪水猛兽一样。 “快,她跑到凉亭那边去了,赶紧追!” 几个中年儒士模样的人急匆匆的跑来,面色焦急的追了上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墨揉了揉额头,愈发觉得扑朔迷离。 …… 临淄基地。 某病房内。 杨墨缓缓睁开了眼睛,看着天花板,心中思绪万千。 在他的交代下。 这次苏醒后。 并没有人来打扰他。 “石碑里面的时间重置,但阿卿却不受影响,这只有两个可能。” 他轻声喃喃着,自言自语:“要么阿卿和我一样,属于外来者,要么……她就是祭酒。” 石碑内部。 有着固定的规则。 要无视这个规则,大概只有这两种可能。 以目前的线索来看。 这两种可能,哪个都无法排除。 “院长,院长,我们带出来【量子传输技术】了!” 病房外传来了一阵兴奋的声音。 同样苏醒过来的潘建义等人,急匆匆的冲进了杨墨的病房。 神情无比激动。 进入稷下学宫二十四小时。 他们在广场上,听了二十四小时,完整的将山长讲解的【量子传输技术】记了下来。 尤其是潘建义。 曾困扰了他数年的瓶颈,在山长的三言两语下便茅塞顿开。 让他在量子传输领域,有了巨大的进步。 所谓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也不外如是! “我打算抽调你们这两百九十三人,组建量子传输科研攻坚组。” 杨墨看向了潘建义等人,开口问道:“你们要多久能消化这份【量子传输技术】?” “【量子传输技术】非常复杂,涉及到了量子纠缠以及光量子形态的稳定问题。” 潘建义沉吟了片刻,沉声道:“若没有听山长这堂课,要初步消化这份技术,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那现在呢?” 杨墨眉头一挑。 “三天!” 潘建义等人对视了一眼,脸上满是自信。 这相当于开卷考试。 题目虽然巨难。 但老师提前给了答案,并且帮他们补习了一波。 ps:月初了,大家有月票的记得投票支持下,助本书冲一波新书月票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