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些人可杀,但是没必要弃市,到底是官员,也该给他们留些体面。你把其家眷赏赐给朝臣,更是走了一步臭棋。”太上皇说道。 他虽然在洛阳,但是朝中发生的大小事他都知道。 对于赵兴处死几个官员的事,太上皇一开始得知其实是很反对的。 只不过因为距离的原因,在他得知消息的时候,赵兴已经下达了旨意。 太上皇即便不赞同,也不能在那个时候阻止赵兴。 一来这样会影响赵兴的威严,二来他已经退位,要是强行插手政务,就会出现二圣同朝的局面。 这样只会让父子二人心生嫌隙。 后来太上皇心态发生了一些转变,觉得处死几个官员也不算什么。 但是对于赵兴下旨当众处决,和把那些犯官的官眷赐给朝臣,还是很不认同。 “父皇教训的是,这些事后儿臣也反思过,确实有些极端了。”赵兴说道。 这话倒不是为了敷衍父皇,他确实觉着之前的做法有些不妥。 当众处决赵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把犯官的家眷赏赐给朝臣有些欠妥。 他当时那么做,一方面是被气的,一方面则是学习老朱。 老朱禁止官员进入青楼,官员若是想喝花酒只能去教坊司。 而教坊司的官妓,都是那些犯官家眷。 这么做也有让那些官员看看犯官家眷的下场,震慑他们。 但是大宋没有这个规矩,而且教坊司虽然有管理天下青楼的权利,但教坊司本身,算是官家独属的青楼。 简单来说,充入教坊司的官眷,年纪大的都是为奴,而年轻貌美的则经过专门的调教,供皇帝享乐的。 皇帝享受不享受是一回事,但是教坊司本身并不属于官营青楼。 赵兴对那些女人没兴趣,把他们赏赐给那些官员,也是学习老朱,来震慑那些官员。 但是赵兴却忽略了,他如今的情况和老朱的情况不同。 而且老朱人家是开国皇帝,有那个底气镇压一切。 可是赵兴这么做,起到的震慑效果并不大。 震慑的目的是让人不敢贪,或者是已经贪了,却没被发现的官员及时收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