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坚持-《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2/3)页
父皇扪心自问,范大相公推行的新政,若是能彻底实行下去,能否解决大宋积弊?
可明明能够解决积弊的新政,却遭遇了极大的阻力,最终不得不被叫停。
那些大臣的忠义何在?”赵兴说道。
太上皇闻言沉默了,他始终没觉得范大相公的新政有问题。
之所以叫停,是因为有许多人抨击范大相公利用新政拉拢朋党。
其实这件事并不能算是完全构陷。
范大相公在未入相之前曾经弹劾过当时的吕相公。
说其把持朝政,朝中朋党无数。
但是其在弹劾过程中,也拉拢了许多人。
这在皇帝眼里,不也是朋党的体现么?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看待古代的问题不能通过历史来看,而是得代入进去来看。
范大相公集合了一群人弹劾当时的吕相公,在他看来他是为国为民,那些人也不是他的朋党,而是志同道合之人。
这要是换做任何一个皇帝,心里必然忌惮不已。
可太上皇后来还是重用了范大相公,但是这一点,历史上的皇帝没几个能比的了的。
可是说太上皇大度吧,他又不够大度。
当初的事情还是在太上皇心里留下了一根刺。
而范大相公推行新政的时候,他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自然都参与了。
因此范大相公被人弹劾有利用新政,培养朋党之嫌,太上皇心头的那根刺发作了。
其实在赵兴看来,范大相公新政的失败,阻力只是一方面,他不是孤臣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文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永远不会自视自身。
别人抱团就是朋党,自己抱团就是志同道合。
但是在当权者眼里其实都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那根刺,才导致了范大相公最终新政失败的结局。
“朕听闻大相公辞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