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家人很快又离开了,他们从满目疮痍的襄城出来,实在有些受不了临安纸醉金迷的奢靡景象。 何以冲带领家人回到了襄城。 而某个夜里,三四个黑衣人潜入了临安若干奸臣的府邸。 第二天,临安府便被传遍了,xx奸臣好几人,全都被刺杀! 随后的几个月里,那些动辄喊着“议和”的投降派、奸臣,相继遭到了刺杀。 朝廷上下震动的同时,官员们心中也有了猜测。 那些左摇右摆,总想着撺掇皇帝与胡虏议和的官员们,直接被震慑住了,再不敢在明面上提出议和、投降之类的话。 朝廷似乎有了跟胡虏死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另外,有了何以冲这个武林中人入朝为官,江湖上的一些高手、巨侠,也纷纷响应,想方设法的为国效力。 朝堂上的风风雨雨,武林中的喧喧闹闹,远在襄成的何以冲一家并没有太过在意。 何以冲继续兢兢业业的驻守城池,训练日益壮大的义武军,不给卷土重来的胡虏兵半点可乘之机。 而田萏依然是何以冲的贤内助,动用新丐帮的力量,收集情报、刺探敌情,确保襄城安然无虞。 这对夫妻长年累月的忙着政务,根本没有时间管教儿女。 正好大女儿懂事了,也有了出息,他们索性就把何谨言丢给了“何婖”。 何甜甜非但不排斥何以冲夫妇的这个决定,反而有些高兴。 能够亲手调教出一个小弟,也是给自己多一个帮手。 另外,她现在是“何婖”,就要承担相应的因果。 在原剧情中,何婖闯了大祸,亏欠了康慎行和扶摇子太多。 何以冲觉得何婖太过蛮横,是因为对她太过纵容。 于是他矫枉过正,对何谨言格外严厉。 但,何以冲真心不是个会养孩子的人,他的管教太过生硬、刻板。 好好的孩子,天性都被抹杀了。 何谨言明明是何巨侠何以冲的唯一儿子,是应该与男主康慎行“齐名”的任务,却被养成了背景板。 还是后期,跟着康慎行一起行走江湖,慢慢闯出了名号,在康慎行归隐后,靠着独臂大侠的余威,才一统武林。 何谨言虽然成了武林盟主,却是康慎行“退让”的结果。 就他本人而言,武功不是最高的,影响力泛泛,俨然就是虎父犬子的经典代表啊。 现在换何甜甜来抚养弟弟,她绝不会走何以冲的老路。 这个孩子沉稳、憨厚,最是循规蹈矩、脚踏实地,何甜甜就让他保持初心的同时,也要懂得江湖狡诈、人心险恶。 何甜甜还不忘交代弟弟,要着眼于家国天下,而非武林中的那点儿小恩小怨。 他们确实逃不开何巨侠的光环,但他们也因为是何以冲、田萏的孩子,一出生就躺在无数人难以企及的高起点上。 他们既然享受到了父母的荣耀与红利,那么就要承担被父母光环笼罩的后果。 经过何甜甜从小到大的灌输,何谨言的心理格外强大。 性格或许已经注定,但他有着足够的自信与骄傲。 郭破虏习武、练兵,武功或许不是最高的,但他非常擅长领兵打仗。 他从何甜甜手中接过了火箭队,并且大肆发展,已经拥有了一支作战勇猛的何家军。 其战斗力,一点儿都不必何以冲的义武军差,甚至隐隐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趋势。 何谨言还从胡杨大将军的后人手中那儿拿到了胡家的兵书,学会了排兵布阵。 精妙的阵法,威猛的火器,还有视死如归、勇猛无敌的将士,何谨言率领的何家火箭军所向披靡,俨然成为对抗胡虏铁骑的一柄利刃。 有了义武军和何家军,胡虏大军南下的脚步被彻底拖住了。 朝廷趁机收复失地,竟有了“中兴”的迹象。 此时,再有人提及何谨言,已经很少有人说他是巨侠何以冲、女中豪杰田萏的儿子,而是会尊敬的称呼他一声“何小将军”。 若不是他的年纪太轻,那个“小”字都可以被忽略。 可以说,在何甜甜的刻意引导下,何谨言彻底跳出了江湖,转战更为广阔、更为光明的世界。 郭家人似乎远离了江湖,但对于江湖上的种种传说,也都有所听闻。 比如独臂大侠。 康慎行虽然没有了断臂,但他依然成为神秘莫测、行侠仗义的破军巨侠。 短短几年间,他靠着一柄破军剑,闯出了赫赫威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