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附城呢,则把大梁最先进、最灿烂的四书五经等文化传给北戎。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也是需要耗费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愿景。 不过就目前而言,附城的发展非常好,开始吸引西城、边城等百姓前来落户—— 何甜甜传出消息,只要是大梁户籍的良民,只要来附城,都可以每人免费获得20亩的永业田。 另外还有80亩的口分田。 永业田可以传给后世子孙,口分田则是身死后需要归还附城。 这是附城区别于大梁其他地方的政策。 在大梁,主要是永业田,也就是只要归于个人,世世代代就都是私人财产,还可以随意买卖。 起初土地还能在大多数的农户手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严重,隐田隐户更是层出不穷。 农户没了土地,还要被层层盘剥,阶级矛盾一触即发。 而多了口分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危机。 口分田是按照人口分配的田地,不能买卖,也不能传给子孙。 口分田的主人死后,还要重新回还,如此就有了新的土地分配给新出生的人丁。 这是唐朝著名的租庸调制,何甜甜直接拿来用了。 当然,为了鼓励更多的百姓前来附城落户,何甜甜还给了许多优惠政策。 比如—— 开荒头三年,可以不缴田税。 三年后,田税也只是大梁赋税的三分之二。 口分田虽然不能传给后世子孙,但是白给的啊。 因为在大梁,人均授田只有20亩。 想要更多的土地,就只能自己掏钱去买,还未必买得到。 边疆的土地不如中原值钱,但也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 即便有,也是荒地,水源、耕牛什么的,都需要自己解决。 如果没有扶持,单靠个人的力量去垦荒,非常的不划算。 附城这边,就没有这样的苦恼。 只要是附城分配的口分田,附城帮忙修建水渠,免费租用耕牛、农具,并发放良种。 农户们只需踏踏实实的种地,一年下来,只需缴纳少许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劳役,就能收获钱粮。 且头三年,还不需要交税。 去附城,怎么算都划算啊! 唯一的担心,就是附城距离北戎太近,很容易遭到劫掠。 但,过去了一两个月里,附城的四位郎君,接连出手,不但肃清了方圆几百里的山匪、马贼,还跟小股的北戎兵交了手。 基本全都是大胜,很少有败绩。 最最重要的一点,两千人马的北大营就在田地的最外圈儿。 就算北戎跑来劫掠,也要先过这一关。 他们这些落户的百姓,都住在内城。 内城啊! 搁在西城、边城这些地方,那都是贵人或是有钱人才能住的。 普通的老百姓,只能住在外围,甚至是城外的村落。 比比划划,算来算去,百姓们竟觉得,去附城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了百姓,也就有了商队,慢慢的,附城从一个被废弃的沙城,变成了繁华的边塞小城。 这还不是最大的妙处,百姓多了,人口增加,也就有了兵源啊。 到了这个时候,虞衡也利索的认了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