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冯朗、虞业确实有些能力,但还不足于统领全局。 他们更没有虞家军的那种悍不畏死、勇于牺牲。 这两个人,守城还行,但进攻,还一路奔袭直捣王庭? 啧啧,干这事儿的,只有虞二! 至于战报上为何没有“虞二”以及任何虞家军的影子,圣人也能猜到原因。 还能为啥? 当然是冯朗、虞业二人压制了虞二,并鲜廉寡耻的抢夺、霸占了虞二的功劳呗。 唔,无耻确实无耻了些! 但正中圣人的下怀啊。 他故意提拔虞二,不就是存了这样的心思—— 干活的是虞二以及他的虞家军,但功劳和荣耀都归冯朗、虞业,以及神明英武的皇帝陛下! 这般想着,圣人愈发得意了。 他再三确定了战报没有问题,咳咳,跟着战报回来的,还有押解俘虏的兵卒。 俘虏嘛,自然就是被人大王子、右贤王,以及被遗弃在王庭的一些王族、重臣。 战报可以作假,战俘却不能。 所以,西北到底有没有获得大捷,过两日,押解战俘的人马抵达了京城,就能知道真假。 包括圣人在内,朝堂上下,都不认为西北敢谎报军情。 顶多就是略有夸张,但大王子等战俘是真的,而北戎被重创也是真。 这、就足够了! 圣人心中大定,开始论功行赏。 冯朗、虞业,咳咳,圣人到底没有无耻到底,最后还是把虞二的名字也加上了。 三个副总管坚守城池、奋勇杀敌,重创北戎、活捉大王子,立下大功,封侯爵,加封大将军。 得,到了这个时候,圣人还不忘搞制衡。 第一,他没有擢升三人中的任何一人为大总管。 西北道还是有三个副总管。 第二,他把三人都封做大将军,没有谁大谁小,只能相互掣肘、相互制衡。 圣人心里更是暗搓搓的想,北戎兵被打回漠北老家,十年内都没有能力进犯大梁。 西北军,似乎变得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他完全可以进一步放任西北军的内斗,然后再选派一个自己的心腹之人,来个渔翁得利,彻底将西北的兵权收到自己手里! 圣人这般想着,对虞二也就没有那么提防。 将他放在跟冯朗、虞业一个地位,进行了嘉奖、封赏。 很快,圣人就位自己的这个决定而后悔不已。 半个月后,押解俘虏的队伍果然进了京。 京城的百姓听到消息,都跑来看热闹,几乎将朱雀大街围得水泄不通。 圣人以及朝中重臣都站到了宫城的城墙上,居高临下的欣赏着。 大王子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嚣张、残暴,他披头散发,像只受伤的野兽般,蜷缩在囚车里,任由围观的百姓指指点点、说说笑笑。 其他的北戎王族、勋贵们也都蔫头耷脑,彻底没了反抗的勇气。 哈哈! 好哇,真好! 朕终于一雪前耻,父皇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先帝:……我瞑目个der! 伱个蠢儿子,西北都丢了,你还乐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