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掌管整个皇朝的文人才子,而他后面跟着的三千学子也是从国子监百万文人中挑选出来的。 包天明走到大长老身前,恭敬作揖行礼,弯腰道: "学生包天明拜见老师!” 大长老含笑点了点头,包天明也是他的学生之一,而且还颇为出色。 “天明,这次你带来的三千弟子其中有不少已经小有名气,看来这些年国子监被你管理的不错呀。” 包天明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得意学生们,心中也是颇为满意,但依旧谦逊道: "老师过奖了,我只希望最后能通过圣考成为才子的能多几个人。” 大长老点点头,颇为满意道: "这几届,皇朝圣考成绩不错,子玉,子云你们带大天皇朝的人进入文曲书院!” “遵命大长老!” 站在大长老身边的两名弟子领命,带着国子监三千人来到文曲学院内。 随后又来了好几批人,有些是其他一些小国家的国子监,也有-些宗门子弟,还有一些独自前往书院报考圣考的。 每一年来到国子监报考圣考的人数都多达上百万。 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文人墨客,而且还不是想来就来,必须有一定文凭,比如获得当地国家国子监认可,或者是参加一些文人比赛,拿到名次。 还有一些则是民间文人,自恃清高,瞧不起国子监,也瞧不起那些虚与委蛇的比赛,但有些名气的人,也有资格参加圣考。 就算再狂妄,再清高的文人,都不会拒绝圣考。 这一切都因为,五洲乃至全沧澜文人中,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上古时代的孤文圣人! 在报名的百万人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那些顶级势力的修士。 每个顶级宗门、圣地都有一定的推荐名额,但往往这些名额都凑不齐。 虽然通过圣考,对修士的确有益,尤其是那些顶级天骄,对于未来成长帮助极大,像琉璃七仙,当年都是通过了圣考。 但问题是圣考的通过率实在太低,百万人考试,能通过的也就万人左右,而且这些人之中,大多数都是有名的才子,传统修士寥寥无几。 毕竟这些天骄多年来潜行修炼,灵智高于正常人,但文化水平也就一般,很难和那些饱读诗书的文人相比,而且文人中也有许多 修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