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谢王爷。」 「臣今日冒昧叨扰,还请见谅。」 孙道华双手接盏,面上忽现歉意。 「此地你我二人,孙郡守何须见外?」駪 「有话但言无妨。」 许奕轻声安抚道。 至于孙道华主动登门拜访之意。 其心中已然渐明。 与杨先安、朱宗廷、梵崇贤等人不同。 孙道华虽早早投诚,但受限于藩王、郡守之身份。 二人之间往来并不亲密。駪 甚至可用「寥寥」二字相形。 「谢王爷。」 「臣此番冒昧叨扰。」 「一为城外积水。」 「二为世家之约。」 「三为城南王家。」 孙道华闻言心中一松,随即缓缓开口道来。駪 「孤返途中曾见城外疏通河道、排水入渠之事,皆井井有条。」 「想来至多十天半个月便可全部入渠。」 「不知孙郡守所言积水之事为何?」 「可是某一处河段出了问题?」 许奕眉头微不可查地轻皱一瞬。 其自沮阳城外归府时。 也曾大致查探过沮阳城外水情。駪 诚如其所言。 现如今沮阳城外的排水入渠、疏通河道等事皆进行的井井有条。 不出十天半个月良田积水皆可入渠。 故而问题大抵是出在了某一处河道上。 「王爷料事如神。」 孙道华闻言暗拍一马。 随即将事情原委一一道出。駪 如许奕所料。 此番问题果真出在河道之上。 且是出在沮阳城母亲河洋河之上。 随着雊瞀、潘县、下洛三城局势初定。 在一万五千名王大营士卒的主导下。 以及数不清的三城百姓相协之下。 源源不断的积水自雊瞀、潘县、下洛三城良田中排出。駪 滚滚积水经桑干河不断向北奔涌。 几经波折后最终汇于洋河之中。 进而使得洋河水位不断上升。 现如今的洋河虽无决堤之风险。 但沮阳城之水亦无入洋之机。 且这一趋势。 现如今愈发地清晰可见。駪 若不加以处理。 莫说十天半个月,纵使一两个月的时间。 沮阳城良田积水也休想排净。 归根结底。 还是因河道清理不及时所致。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道明前因后果后。駪 孙道华深深叹息一声。 随即起身郑重一拜。 「臣为上谷郡守。」 「雊瞀、潘县、下洛三城亦为臣治。」 「且为上游之地。」 「臣自不可勒令其不得排水入渠。」 「然城外良田积水之事,事关沮阳城万千百姓。」駪 「臣现如今除求助于王爷外,再无他法。」 孙道华面露苦涩道。 许奕闻言沉吟数息。 随即开口道:「孤会协调朱、樊、董三家。」 朱家为上谷郡众多世家中当之无愧的魁首。 水运生意中朱家自然亦是当之无愧的魁首。 相对应的朱家所拥船只数量亦为魁首。駪 樊家、董家则分别位列第二与第四之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此三家联合一处,必然可垄断上谷郡近七成的水面生意。 自然而然的此三家所用船只数量亦是如此。 而欲要清理洋河河道。 自然离不开大量的船只。 若孙道华前往朱、樊、董三家求取船只。駪 虽可求来,但数量上必然不尽人意。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孙道华闻言不由得大松一口气。 以其为官多年之阅历。 又岂会自元月十七日,世家大族倒逼一事中看不出樊家、董家与燕王府之间的端倪? 「臣,代沮阳城万千百姓,谢过王爷大恩。」 孙道华略作定神,随即再度深深一拜。駪 「孙郡守无须见外。」 许奕微微摆手,示意孙道华入座。 「谢王爷。」 孙道华道谢一声,随即再度缓缓落座。 「王爷。」 「此乃那日众世家所承。」 「现如今已有部分世家备足。」駪 「臣来时,更是有数位家主寻到臣。」 「言及随时可将所承送至官仓。」 孙道华自袖摆中取出一封宣纸,随即双手将其呈至许奕面前。 「有劳孙郡守了。」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自孙道华手中接过宣纸。 伴随着折叠妥当的宣纸缓缓展开。 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文字瞬间浮现于许奕眼中。駪 「荀家,愿呈粮食五千石,银钱五千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