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历经多事后,此时众人脑海中除一片空白外还是一片空白。 「正是。」 许奕微微点头,面色极其严肃道。 杨 先安、朱广礼等人见此无不心中一凛。 随即快速稳住心神,静待许奕解惑。 「今日全军大比武之际。」蕃 「南北两座观礼台上,近三成为燕地世家大族、豪强乡绅。」 「余者七成有余则是来自于代、辽两地,以及涿郡、广阳、右北平、中山、河间等地世家大族。」 「其前来之目的无外乎趁机打探燕地虚实。」 「从而好为接下来的大灾做相应准备。」 「三日后。」 「孤会请孙郡守、庞郡守,于沮阳城、渔阳城分别组办文会。」 「此文会意在募集粮食、未雨绸缪。」蕃 「届时,先安代孤赴会。」 「于文会中捐赠粮食两万石。」 许奕微微一顿,随即看向朱广礼、梵崇贤、董弘章三人。 「此番文会中。」 「朱家需捐赠粮食一万五千石。」 「梵家需捐赠粮食一万石。」 「董家需捐赠粮食八千石。」蕃 许奕面色极其严肃地吩咐道。 「王爷欲抛砖引玉?」 「若如此的话。」 「一万五千石是否过少了?」 朱广礼沉吟数息,低声相询道。 「非也。」 「孤欲抛饵引鱼。」蕃 许奕微微摇头,随即开口回答道。 「抛饵引鱼?」 「臣明白了。」 「届时臣会于文会中当众捐赠陈粮一万五千石。」 朱广礼沉吟数息,脸上忽现轻松之色。 闻听此言。 梵崇贤、董弘章瞬间面露恍然之色。蕃 「届时。」 「臣亦会于文会中当众捐赠陈粮。」 梵崇贤、董弘章二人起身齐声拱手道。 见三人心领神会,许奕不由得微微点头。 「文会过后。」 「汝等三家各自拿出万石粮食。」 「暗中以高出现行市价两成的价格,售于交好世家。」蕃 「复五日。」 「孙郡守与庞郡守将会组办第二次文会。」 「此次文会中燕王府会再度拿出一万石粮食用以捐赠。」 「此次文会,朱家需拿出七千石陈粮。」 「梵家、董家则分别拿出五千石陈粮、三千石陈粮。」 「此番文会过后。」 「汝等三家皆需以高出当时市价两成的价格。」蕃 「于半个月内暗中多次售卖粮食。」 「其中朱家需售卖五万石。」 「梵家需售卖三万石。」 「董家需售卖两万石。」 「此事过后,鱼儿当已上钩。」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沉声吩咐道。 朱、梵、董三家中。蕃 朱家为上谷郡第一世家。 梵家为上谷郡第二世家。 董家原为渔阳郡第三世家。 伴随着渔阳谢家自断一臂。 董家现如今于渔阳郡百姓心中。 已然成为仅次于渔阳曲家的第二大世家。 故而。蕃 当朱、梵、董三家于文会中率先表态后。 余者一众世家大族、豪强乡绅自会纷纷跟进。 此番孙道华、庞文泽二人虽能募集一笔可观的粮食。 但也因此彻底暴露了燕地虚实 。 届时无论是代、辽两地也好,陈郡谢氏、琅琊王氏以及那一众闻讯而来欲分一杯羹的他郡世家大族也罢。 定会闻风而动。 而两次文会过后。蕃 三家暗中售粮一事。 则无疑相当于为整个事件再度火上浇油。 且浇的还是那世间最为猛烈的猛火油。 须知。 燕地仅两郡十七城。 盘子只有这么大。 朱、梵、董三家多吃一口。蕃 他人必然少吃一口。 届时无论是欲置许奕于死地的代王启也好,辽王衍也罢。 亦或者站在陈郡谢氏以及琅琊王氏背后的那位东宫之主。 许奕不信他们能克制住内心深处的欲.望,坐视大量的钱财被他人收入囊中。 待大量的粮食彻底涌入燕地后。 便是许奕真正收网之时。 百万石粮食虽不可彻解燕地之危。蕃 但却可于整个计划的最后关头,起一锤定音之效。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物以稀为贵。」 试想,当百万石粮食于顷刻间砸向市面。 粮价会发生何等变化? 而粮草运输,自古以来便是一极耗人力物力财力之事。 五万石粮草自京城长安运至燕地沮阳。 一路行来足足消耗了半数之粮。蕃 届时一众远道而来的世家大族所面临的境遇。 自是可想而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