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东南防线战线五百步外的地势已然可容纳五百余士卒并肩而战。 而到了六百步时,则至少可容纳六百名士卒并肩而战。 到了这一步,李凌部已然大失地利。 若是超过六百步距离。 李凌部必然尽失地利之势。 若此时匈奴组织反攻,其部必然损失惨重。 二来则是因体力。 在历经数十次大小战火洗礼后。 李凌部仅剩的千五百将士虽已然可称得上精锐中的精锐。 但即使在精锐的军伍,在历经数月打压以及粮草不足的情况后。 其战力自是不可避免的有所折损。 而出身于将门世家,且身为这支军伍领兵将领的李凌心中自然极其地清楚麾下士卒的现状以及极限。 若不是匈奴溃败已成定局。 李凌绝不会令麾下将士追击超过四百步。 「呜~」 「呜~」 「征北将军有令!」 「各伯有序后撤!」 「一伯!二伯!十三伯!十四伯做好接应!」 李凌话音方落。 收兵号角声以及百人亲卫伯的传令声瞬间齐出。 「一伯遵令!」 「二伯遵令!」 「十三伯遵令!」 「十四伯遵令!」 防线四伯闻令当即齐声应道。 待军令飞速传递至前线士卒耳中时。 前线千名士卒纵使心中有着千般不舍、万般不甘。 但最终还是闻令有序退兵。 「一伯、二伯、十三伯、十四伯驻防两刻钟。」 「两刻钟后九伯、十伯、十一伯、十二伯替防。」 「八伯后撤五百步生火造饭!」 「六伯、七伯即刻于战线五百步内搜寻山石、木桩以及战利。」 「三伯、四伯、五伯即刻原地休整。」 待前线士卒尽数撤回后。 立身于凸起岩石之上的李凌抬头看了一眼天边晚霞,随即出言下令道。 此时匈奴溃军至少已后撤千步之远。 也正因此李凌方才会下令搜寻先前所丢掷的山石、木桩,以及弓箭、兵刃等战利品。 「遵令!」 「遵令!」 「遵令!」 各伯将士闻言当即朗声应道。 「各伯伯长即刻清查伤亡,上禀于我。」 李凌接过亲信李忠递来的一把木椅,微微点头后随即再度沉声下令道。 「遵令!」 各伯伯长闻言当即抱拳应道。 话音落罢。 一、二、十三、十四伯,四名伯长相继行至凸起岩石处。 此四伯中。 一、二伯辖投掷山石、木桩等事。 十三伯、十四伯并未参战。 也正因此,此四伯无一伤亡。 不多时。 一、二、十三、十四,四伯伯长离开凸起岩石。 二、四、五伯伯长陆续行至凸起岩石处。 此三伯皆为弓箭手。 三伯轻伤十一人,重伤三人,战死五人。 四伯轻伤九人,重伤六人,战死两人。 五伯轻伤十四人,重伤两人,战死七人。 其中大半伤亡为匈奴行至六七十步内时所造成。 少数伤亡于追击过程中。 近两刻钟后。 剩余各伯伯长陆续来禀。 参战十二伯中。 伤亡最重者为负责以金汁、沸水迎敌的八伯、九伯。 重伤以及战死人数多达四十余人。 当八伯、九伯士卒起身以金汁、沸水迎敌时。 其自身亦暴露于匈奴箭矢之下。 故而八伯、九伯士卒伤亡最重。 其次则为以长枪接敌的十伯、十一伯以及十二伯。 此三伯重伤以及战死数为三十余人。 待各伯伯长陆续离了凸起岩石后。 端坐于木椅之上的李凌面色虽不显。 但其心中却格外地凝重。 仅仅只是第一轮正面交锋。 其部便减员百余人之多。 且这还是在凭借着地利优势下的减员。 可想而知此番匈奴攻势究竟多么猛烈,又多么疯狂。 据不完全估算。 其部此番虽杀伤敌军多达千余人。 但切莫忘记。 漠北大地乃是匈奴人的主场。 其近乎可以随时随地的补充兵丁。 而鸣狐山上的周军却是伤亡一个,便少一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