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东府又恶了女帝陛下,这才不得不将元儿送进宫里,以图一个晋升,护佑家族。 但女帝陛下登基后,这纲常伦理我算是彻底看不懂了。 说是征采才能,降不世之隆恩,凡仕宦名门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考核之后,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当初传的沸沸扬扬,都说女帝陛下有意开女科取士。 这只不过是前兆罢了。 我也不是那等拘泥不化的老顽固,并不觉得这样就一定行不通。 所以在元儿刚出世后,就亲自带着她,请人教授她琴棋书画,乃至诗书礼仪,就是期望她未来走这一条路的。 只是没几年,女帝陛下就闭关修行,将这一块给丢开了。 以至于如今到底是个什么章程,没人清楚了。 宫里虽然隐约传出原本宫里的晋升之路,各级妃嫔也从单纯的虚职,变为拥有比拟宫外诸官的实权。 可现在女帝陛下闭关,四方混乱,王爷离京前往东都,天无二日,未来就算升为贵妃、甚至皇后,又焉能说是福还是祸呢? 陛下毕竟是女帝,这皇后贵妃的称号,到底算怎么回事呢…… 咱们这样的人家,就该和门当户对的人家彼此联络有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皇家虽好,但大富贵中蕴含着大风险,稍有不慎,就会牵动整个家族,这不是咱们这样的人家需要冒的险。 即便是元儿,如果不是家里实在不成器,没有后继之人,前几年我也不会让她进宫的。 自元儿之后,我虽然依旧让二丫头、三丫头、四丫头她们读书,但你可曾见我有像对元儿那样敦促的? 如今元儿果然出息了,却干的是镇神这种事情。 万一未来有个好歹,漫天神佛再次凝视大坤,元儿罪孽不小啊。” “老太太,那可怎么办啊?” 王夫人本就是信佛的,听到这里,吓得面目失色,可她只是一个连书都没怎么读的经典王家女,没什么见识,只能求助的看向见多识广的府里定海神针。 贾母是荣国太夫人,从小就是史侯家的大小姐,如元春一样被精心培养过,见识非凡。 跟的又是走南闯北真刀实枪干出来的二代荣国公,又有大几十年的岁月沉淀。 也就是她老了,心气不足了,只想着享受含饴弄孙的日子。 不然当初女帝陛下登基后,有意用女官掌实权,像她这样本身就有一品诰命在身的,直接进宫当实权女官也是合情合理的。 “怎么办?” 贾母眼神深邃:“看天罢了。 甄家的大小姐如今是王妃,去了东都洛阳,咱们是甄家老亲,这层关系要维护好。 再者,元儿这边的事情,务必要低调,不求让咱们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只求护着咱们家在京都的富贵就够了。 这样的话,未来不管如何,我们贾家都可以安稳的与国同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