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袁经略为国之心,自然是天地可鉴!” “不过末将以为,兵贵精不贵多。野猪皮说到底不过一介土酋,只要经略愿意,至少击退建奴不过是易如反掌的小事而已……” 厚待安抚夷丁啥的,马祥麟其实并不怎么在乎。先前当出头鸟的行为,也不过是一时的冲动而已。 顺着袁应泰的话一番恭维后,随即却是故做傲慢的转移起了话题来。 “易如反掌的小事?啧啧,既是如此,那浑河一役又是因何而败?”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见马祥麟如此吹牛不打草稿,袁应泰顿时忍不住一阵冷笑。 “浑河之败,在于沈阳失陷过快,在于各路援军未能及时抵达战场!” “若是沈阳再坚守半日、若是其它各路援军及时抵达战场,合夹击之下,老奴此刻怕是已经授首……” 反正时间又不能倒流,吹牛也不用交税。 为了充分调动袁应泰的好奇心,面对其戏谑嘲讽,马祥麟却是丝毫不以为意的郑重回答起来。 “唉,浑河之败倒也确如瑞征所言。只可惜,这战事却是无法重演啊!” 马祥麟的分析虽说有事后诸葛亮之嫌,但却是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原本满脸嘲讽的袁应泰,听完之后,也是不由自主的摇头苦笑起来。 “启禀经略,虽说沈阳失陷、浑河战败已成事实,然辽阳却非沈阳可比……” “末将相信,我军必能在辽阳大破老奴!” 眼见对方态度改变,刚刚还只是有把握‘击退’老奴的保证,这会儿已是进阶成了‘大破’。 “呃,那不知瑞征有几分把握?” 凡事有好就有坏! 不谙军事、偏又对收复辽东极为迫切袁应泰,听到马祥麟这胸有成竹的保证,当即也是大为动心。 “若是在两日前,末将只能说有五成把握。但现在不说十成,至少九成把握还是……” “什么,九……九成把握,瑞征此言可是当真?” 世上哪有什么百分百把握的事,尤其是对局势瞬万变的沙场征战来说,九成把握那已经是绝胜局了。 不等马祥麟口中‘有的’两字出口,袁应泰已是满脸难以置信的询问确认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