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末将马祥麟参见陛下!” “石砫宣抚使嗣子马祥麟,世笃忠贞,夙承阃教。奴酋兵临辽阳之际,独率白杆精兵,贯虱承蜩,直捣中坚。万军之中枭逆酋之首,挥刀定辽雪社稷之耻……” 兹特晋尔为‘靖虏侯’,赐铁券丹书,授特进荣补录大夫,子孙世袭罔替。另追赠尔父志千乘为光䘵大夫,母秦良玉加封…… 受召上殿的马祥麟才刚一跪下,封赏诏书的宣读便再次于朝堂之上回荡开来。 只不过,比起袁应泰这个辽东经略,马祥麟的封赏不但诏书内容极尽夸赞之词,所获封赏也远比其更为丰厚。 仅爵位一项,世袭侯爵的含金量,就远非袁应泰那属于流爵的伯爵之位能比的。 “陛下且慢!” 然而,不出意外就要出意外了。 还没等封赏马祥麟的诏书宣读完毕,首辅方从哲,却是突然站了出来高声喝止。 “启禀陛下,马祥麟虽斩杀奴酋有大功,然朝廷自有法度。其功劳封一伯爵足矣,世袭侯爵却是有些赏不当功了。” 紧接着,不等御座上的朱由校开口,他已是态度鲜明地反对起了对马祥麟的封赏。 开玩笑,如今还是天启朝,不是后来爵位逐渐泛滥的崇祯、南明时期。 自嘉靖时期开始,一直到崇祯二年以前,大明朝对于爵位的封赏那可是吝啬得很。 这一时期,除了李成梁这‘大清太祖’得了个伯爵外,即便是军神戚继光,那也未能获封爵位。 马祥麟区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土司嗣子,凭什么一战封侯? 当然,这些其实都只是明面上的说词。 方从哲之所以如此激烈反对给马祥麟封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朱由校的‘擅作主张’、临时变卦。 毕竟之前内阁拟定且已获皇帝通过的赏赐中,马祥麟的爵位封赏,同样也只是一个不能世袭的伯爵而已。 “陛下,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催之。马统领年纪尚轻,若是贸然获封高位,却是反而害了他啊!” “首辅、次辅所言甚是,臣等附议……” 马祥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土兵统领,不满其爵位封赏远超袁应泰这个主帅的,自然是大有人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