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得亏之前下过副本-《我在西周当国君》


    第(2/3)页

    “算了,就这么着吧。传来下去,今年的麦子就按每亩2斤的份额收取。记住,是干麦子,不是刚收获的湿麦子!”

    人们的生活已经这么困顿了,但是商离却依旧向他们征收了今年的农业税。

    没办法,今年是税制改革的第一年,无论亩产有多低,商离都必须要严格按照原先的计划向国民们收取农业税,否则的话这项新的制度是极有可能会被国人们轻视,进而在来年的时候无法被推行下去的。

    “喏。”

    一旁的子旬点了点头,而后继续问道:

    “那明年呢?咱们还是继续按照这个标准征收吗?”

    “当然不是了。”

    商离看了子旬一眼道:

    “你都说了新田产出不如熟田,等到了明年之后,这些麦田中产出的麦子也必然会比今年更高。要是继续按照今年的技术征税,那么国家岂不是要少收很少的税?”

    “那您的意思是?”

    “自然是等到了明年再重新确定税额了。”

    商离摇了摇头道:

    “今后几年,咱们要每年确定一遍新的税额,直到亩产稳定下来为止。到那时候,咱们才能真正确定每亩地的年税收,并且以此为标准,制定之后田亩的农业税。”

    如今的宜国只有几千号人,国土仅限南京周边,因此商离可以玩每年都重定税额的游戏。

    但是等到了将来,宜国的人口增多,国土扩大之后,这样的游戏就不能再继续玩下去了。

    道理很简单,按照这个时代的惯例,正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耕地面积往往在百亩以上。如果是一万个家庭的话,那么耕地面积就至少有一百万亩。

    一百万亩啊,这需要多少的管理人员才能完成每亩地产出的测量啊?别说是现在了,哪怕是21世纪,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吧?

    因此自古以来农业税采取的都是定额税制。我不管你这亩地今年产出多少,总之我的税额是不会变的。粮食产量多了我也不多收,你自己留着慢慢吃。粮食产量少了我也管不着,总之税收不能少。

    当然,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这税额也并不是随便乱定制的。定多了人民不够吃,定少了国家收不着粮,因此历朝历代都曾为这个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