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薛万彻-《三国之争锋乱世》
第(2/3)页
九月,李艺(即罗艺,赐姓李)率军与李神通会师,唐又征调邢、洺、相、魏、恒、赵等州兵共5万余人,与刘黑闼军战于饶阳城南。唐军列阵十余里,刘黑闼人少,沿河堤成单行阵以拒唐军。
时值风雪交加,李神通乘风进击,不久风向逆转,刘黑闼趁势反击,唐军大败,兵马军资损失三分之二。
当时李艺率军居阵西,进破刘黑闼部将高雅贤,追逐数里,得知大军失利,遂退保藁城。刘黑闼进击,李艺军败,其将薛万均、薛万彻在这次作战中被俘,被刘黑闼“截发驱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九》),兄弟二人逃回后,李艺也率军撤回幽州。这一战,堪称兄弟二人奇耻大辱。
贞观二年(628年),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率军击梁师都,薛万彻作为副将也随军出征。唐军行至距朔方(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数十里时,突厥援兵四面而至,唐军稍退。
这时,二人横击突厥军,斩其骁将,突厥军阵脚大乱,唐军乘势进攻,大破突厥军,乘胜包围朔方城。诸将都认为城险难以攻下,薛万均说:“城中气死,鼓不能声,破亡兆也。”《新唐书·薛万均列传》
四月二十六日,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杀梁师都,举城投降。突厥始终不敢出兵援救。唐以其地置夏州,为反击突厥准备了前进基地。薛万彻因功封为灵州大都督。
在隋末唐初时,突厥趁中原地区战乱不休,开始重新崛起,屡次发兵南下骚扰,唐高祖对突厥采取了优容策略。
唐太宗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快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初四,突厥军进扰河西。唐太宗以此为借口,于二十三日诏命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共率兵10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6路反击突厥。
薛万彻跟随李靖作战,一直进军到塞北而还,最终灭掉东突厥汗国。薛万彻因功授统军之职,后进爵郡公。
贞观九年(635年)十二月,李靖率军出击吐谷浑,特请薛万彻同往。进入吐谷浑后,薛万彻与诸将各率百余骑先行,突然遭遇数千骑吐谷浑军。
薛万彻单骑杀入敌军,无人敢挡。回来对诸将说:“贼易与耳!”(《旧唐书·薛万彻列传》)
说罢又策马再战,唐军紧随其后,斩首数千级,“人马流血,勇冠三军”(《旧唐书·薛万彻列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