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信你个鬼!你这灰色咋那么多油渍呢? 周道淡然的笑笑,老于说的下半句还真没错,一股油炸小葱姜的香味已飘了过来。 “于老板,打听个人,有个叫雷雪莉的十七八岁的小女孩儿,长头发,瓜子脸的,你见过没有?” “雷雪莉……”老于一边抄锅,一边做沉思状。 周道心中升起了一丝希望。 老于想了想说,“这名字好象听过,雪莉这名好听,我家侄女也叫雪莉呢。……只是姓雷的雪莉,没见过。” 你装了半天不等于没说? 周道很想像上一世一样揶揄他一句,但现在他与老于还是“咱俩不熟”的关系。 吃完素面条,周道付了账,走出门外,忽然想起什么,回头说:“老于,你明年夏天不要去东关做生意,那里对你犯冲。” 老于咧开他常常挂满笑意的大嘴巴,点点头,“兄弟还会算命?” 算你个头!周道头也不回的走上大街。 上一世你到东关扩店,被人打了知道不?两个月下不了床,全凭你大女儿侍候,最后还是灰溜溜的跑到神州村后街卖你的炝锅面了。 …… 第二天,周道骑上昨天晚上在新华路买的一辆三枪自行车,轻车熟路的摸到了电视台。 和中夏日报一样,宛都电视台也有一个看门的老头。 老头看到一个年轻的新面孔骑着一辆簇新的三枪二八大杠,就猜到是谁了。 “这位年轻人,你是周道吧。张主任交待过,你今天来上班。” 周道笑着点头招呼:“谢谢您大爷,车棚在哪里?” 老头笑得脸上的皱折挤到了两边,“好后生,难怪张主任说你懂礼貌,以后叫我看大门的老王就行了。呶,直行右拐,看车棚的那个老女人爱面子,你叫她一声马姨就行了,停了车子她会给你停车牌。 我交待过了。” 看大门的王大爷最后强调的那一句,特别有亲切感。 这简直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嘛。 周道思忖,上一世经过宛都电视台,一直被那种神秘感吸引,特别是200多米的电视塔,是当时宛都市最高的建筑,让他一直仰视,里面的俊男靓女和呼啸而出的采访车,更让他有一种天然的疏离感。 而这一世…… 宛都电视台,我周道来了。 PS:新书艰难,一句话分两层意思说:请收藏,请投票!谢谢,每一票本作者都记在心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