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周道明白了,估计工商局派人上门的时候,齐文和嘴大,吹了句“我们公司”云云。 看来嘴大不光“吃四方”,也被四方吃。 当然,这个时代的执法部门,特别是工商、税务,执法弹性很大,你若请人私自打个家具,他可能也没必要管你,但周道这种装修一但有人到现场看,傻子都会知道你是花了大钱的。 房子放在这儿,你也跑不了。 随便安置个违法名头,那也是得拿真金白银认罚的。 看来仅靠口头解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周道拿出了房子交易合同,还有村委会作为第三方加盖公章的证明。 黄卫接过来看了看,眉头微皱,似乎在想措词。 周道一边展示给黄卫看一边道: “您看,现在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我这个房子是个小活,请几个兄弟来帮忙,也算是解决了他们临时的吃饭问题。 那些工具是我在机电公司购买的,发票我还带着,我购买的设备是含税的,换句话说,这些工具我都是向政府纳了税的,从这个角度讲,我这也算是为四化做出了自己微薄的贡献,是吧。” “这么说,你还有理了?”黄卫语气暗含嘲讽。 但他的调门明显缓和了不少。 眼前这个叫周道的人,年龄看起来不大,但说话的方式与众不同,而且政策懂的很多,这类人,不能用平常那种随意的方式处理,因为搞不好,遇到个政策比你还门儿清的刺头,搞得自己尴尬。 周道很显然看出自己讲的话起到了一些作用,最起码对面的黄卫内心有了微妙变化。 于是微微一笑。 是时候显露一下自己不同于普通个体户的身份了: “其是这个道理,也不是我说的,我未必有这个水平不是? 这是我们台长在会议上讲的,而且还号召我们,带头在体育场那个大操场上摆摊设点,目的是扭转一下市民做生意丢人的旧观念。 我记得那次新闻报道,还采访了咱宛都工商局的冯局呢,黄科那次在不在现场?” 卧槽,难怪这家伙说话一套一套的,敢情是电视台的?这家伙说不定认识冯局,这是在试探我对宛都新经济政策的理解水平吗? 黄卫脸色快速变幻,几乎是毫无察觉的调适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我不是科长,这可不能乱叫,我就是个办事员,” 忽然就变得谦逊了。 周道脸上微笑不变:“黄领导谦逊了,但凡我们以后想做个小生意,您都是我们的领导。” 这话说的,滴水不漏,听得人心里美滋滋的。 不像那些个体户,要他们来办执照,死缠烂打,各种推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