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元璞文集 老桂家的风流韵事-《元璞随笔》


    第(1/3)页

    在鲁西南有一座不起眼的的桃花山,山下有条杨柳河,河畔有个云梦村。村里有一户姓桂的人家,老夫妻有二子一女,现都已成家立业。不但在村里家财雄厚有权有势,而且人丁兴旺子孙满堂,一家人欢天喜地其乐融融。

    提起桂氏一家,在村里那是几乎妇孺老幼无人不知,就连方圆五七个村子也是大名鼎鼎。尤其是他家的风流韵事更是家喻户晓,至今仍是云梦村村民茶余饭后的无聊谈资。

    古人有云:“天下之理,夫者倡,妇者随。”原指封建社会认为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后比喻夫妻和好相处。

    但到了老桂家这里就变成了“云雨之事,夫者倡,妇亦为”,演绎成了“夫妻胡闹男盗女娼”,同时也无形中造成了伤风败俗贻害无穷的蝴蝶效应。桂氏一家在老桂夫妻的带领和影响下,在云梦村上演了一幕幕的风流韵事和闹剧。

    老桂年轻时就因为家境富裕缺乏管教,喜欢到处沾花惹草寻花问柳,一副浪荡模样。后来经人介绍和现在的妻子走到了一起,开始还没怎样。

    日子一久,慢慢的发现妻子不仅在家里馋吃懒做喜好床第之事,而且在外面更是搔头弄姿和一些不三不四的男人眉来眼去。穿着也是时髦前卫,喜欢在外面半隐半现尽量表现自己傲人的身材,那些不咸不淡的俏皮话更是张口就来。

    老桂一看,暗自心想,原来还是同道中人。反正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只要知道往家里弄钱就行,反正谁也不吃亏,只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婚后没几年,他们就在辛勤耕耘下生下了两儿一女,一家人都非常的开心。

    偶然间,老桂夫妻看村里的知客很是吃香,不仅吃好喝好,还能不少潜在的实惠。两口子一合计,自己夫妻上有双老下面也是儿女双全,而且家族庞大,正好符合知客的基本要求。

    而且老鬼的妻子漂亮性感能说会道,八面玲珑人缘极佳,这正是做女知客的最佳条件。两口子合计一番之后,先是去大街上买了一处废弃的房子,收拾了一下开了个商店。

    然后他两口恭恭敬敬的连续请村里的大知客到家里吃了几顿饭,席间老桂殷勤的频频敬酒,他妻子则在适当的时机频频秋波暗送。

    那个大知客也是风月场里的行家里手,当下就一拍即合答应带她出道,而且还信誓旦旦的承诺用不了一年就让她成为村中的二知客。

    鲁西南的农村知客,手里的实际执行权利是很大的,每个自然村中都会有一两位的大知客。在红白事上,主人一般都会把所有的执行权利交给他们,由他们全权的统筹安排发号司令。

    一般的知客团都是一个男性的总理大知客和一个专门负责处理女性宾客事宜的女知客,再加上专门统计进出账目的抱笔知客。

    一般情况下,好的知客的确是全心全意的为主家考虑,尽心尽责的处理好所有的事宜,尽善尽美的把这个事上的一切事务都服务周到。但慢慢的一些不良知客的性质就变了,从一个为乡里服务的司职变成了为自己谋利的工具。

    不仅自己海吃海喝,还不是从主家往外顺值钱的东西。小到花椒大茴香油调料,大到烟酒等有数的硬件。

    还有一项大的收入,就是事上用的东西都从自己的专门的渠道进行购买,进而从中谋取一定的利润。

    比如大项的烟酒、鸡鱼肉蛋,还有用哪里的厨子、请哪里的乐队等等,他们都要从中提取一定的回扣。

    事后,主家还要郑重其事的拿出一定的礼品去专门酬谢。一个事下来,作为主事的知客也是一笔客观的收入。

    尤其是女知客,主要是服务娘家女方,不仅活轻快,隐性的好处还多。

    而且在村里人前人后的还挺有面子,就要算有明白的也一般不会为了这些得罪他们,因为一是觉得不值当,二是他们的嘴都不是好省事的玩意的。

    老桂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下定决心让她挤进这一行的。

    在他们夫妻的充分准备和积极运作下,再加上她的暗箱操作,在好色大知客的大力提携下,没多久就顺利的如愿当上了村里的女知客。

    云梦村是附近的一个大村,差不多有三千多人。自从老桂的妻子当上女知客后,从此他们家日常倒是吃喝不愁了。

    当时,在老桂家的隔壁,有一个由农资收购站管理的专门收购生猪、宰杀生猪和销售生猪的站点,俗称“食品站”。

    食品站,在八十年代的时候是非常红火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在当时一般家庭一年到头很少能吃到猪肉。

    当然,在食品站工作的工作人员倒是每天都可以吃到那些零碎的边角料和一些富裕的产品。

    老桂的妻子每天闻着隔壁飘来的浓郁香味,开始打起了他们的主意,毕竟村中不是天天都有红白事的。

    在老桂的装聋作哑下,她只是略施小计就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食品站的一个四十多岁还在打着光棍的半拉领导。

    从此源源不断的边角料和富裕产品就从低矮的墙头滑进了老桂一家人的五脏庙中,当然也要在大家皆大欢喜的前提下了。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好,老桂的腰里也慢慢鼓了起来,已经不满足简单的吃好喝好了,在长期观察后又打起了村里集体产业的主意。当时村里有一个效益不错的蜂窝煤厂,是村里的主要集体产业。

    在那个能源匮乏不讲环保的年代,农村生活也没有什么新能源,就连正常的供电还不稳定。农村人日常做饭取暖,除了原始的树枝秸秆,就是这个这个蜂窝煤了。

    在当时相对封闭的农村环境下,蜂窝煤厂是一个非常赚钱的集体产业,一般都有村委直接管理。老桂看中之后,大胆的萌发了自己承包的念头。

    下定决心后,老桂一方面积极的向村委靠近,一天天的请客送礼阿谀奉承当家的支书;另一方面让他妻子亲自出马,对支书使出浑身的解数投怀送抱迎来送往。

    没多久,夫妻两人就用精心准备的糖衣炮弹击溃了支书的最后防线。经过装模作样的例行公事,老桂顺利的承包了这个蜂窝煤厂。

    在默契的合作和亲密无间的友谊保护下,老桂在承包蜂窝煤厂的那几年着实赚了不少的钱,慢慢成了村里的实力派大户人家。

    渐渐的,老桂开始感觉这些年自己为这个家庭付出的太多了,似乎还真有些委屈了自己。他暗暗下定决心趁着自己现在还生龙活虎,一定要找补回来,以弥补这些年的亏欠。

    从此老桂不仅变本加厉的在外面吃喝嫖赌,还打起了身边那些年轻姑娘和小媳妇的主意。借着安排进厂上班和私下多给好处,在他软磨硬泡下,还真拿下了几个厂里爱贪小便宜的的小姑娘小媳妇,甚至还把手无耻的伸向了自己的侄媳妇。

    直到有一天,他被一个正派的小媳妇以流氓罪给告上了法庭。那次他不仅赔了一大笔钱,听说还被人家家人狠狠打了一顿,最后是真正的吃鸡不成倒蚀了一把米。从那以后倒是老实了一阵子,但狗改不了吃屎。

    伤疤好了之后,又听说他用自己大把的钱连自己的儿媳妇也弄上手了,更有传言他还和女亲家不干不净。反正这些都被人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可能是他不敢在外面惹了就只好就近下手吧。

    村里至今还相传着老桂的一个大笑话,说是他和自己的女婿在路边的花酒店里在同一天玩过同一个小姐。

    话说某一天,老桂去路边不正规的酒店“找乐子”,他刚放好自行车进店门。碰巧同村的一个小混混和他女婿一起到这边办事,也正好路过那个酒店。

    那个小混混无意间一眼正瞥见老桂进门的身影,这小子顿时一个坏心眼冒了出来。对什么也没注意的老桂女婿说,现在时间还早,要不咱们先在这边玩会再去。听说这里面前两天刚来了两个东北小妮很是够味,今个咱哥俩尝尝,放心今天我请客。

    老桂的女婿本来也是不是一人不进一家门的好色之徒,一听之下顿时欣然同意了。混子把摩托车靠边停好,故意一会买烟一会买水的拖延着。

    他暗暗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就慢慢腾腾的走到了花酒店门口。老桂女婿兴冲冲的刚要推门进去,这时老桂正好意犹未尽的从里面出来。

    在那刹那之间,两个人四目相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