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浅谈周易 乾卦(乾下乾上)-《元璞随笔》
第(2/3)页
保者,存而不失;合者,聚而不散;太,指太虚;和,指和合。太和,指太虚处于阴阳高度统一之和合状态,此乃古人心目中之最完美状态。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是指冬去春来,贞下起元,万物又被乾元重新创造,开创新一轮的循环。君天下者,当效法天道之健,当知勤政爱民,则万方百姓皆和顺安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解译: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斗不息。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解译:龙,阳气。初九龙还潜伏在地下,正需要韬光养晦以待其时,此时不会也不可能有什么作为。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解译:见,同现。九二阳刚居中,禀赋刚中之德,品德修养已成熟,具备了成功的素质,故称之为“大人”。同时,九二居第二爻,位在地之上,纯阳之气已从地下升到地面,说明九二崭露头角,其才干和品德已为大众所发现,正是施展才华,施恩德于百姓的大好时候。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解译:乾乾,勤奋,不懈怠。惕,警惕。若,语助词。厉,危险。九三处于上下卦交汇之处,反反复复乃此时事物发展之特性,故君子须时时刚健谨慎,自强不息,即使在夜晚时分,亦当警惕慎行,如此则虽然危险但能免除咎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