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翡翠历史的理解误区-《剑断化蝶》


    第(3/3)页

    《札记。玉藻》中所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月(羽)——周还中规,折还中规。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也因此和田玉被古人鉴定为真玉的唯一玉材,也是皇室认可的帝王玉,但这并不影响翡翠在民间的流传,因为不管是玉徳,还是玉符,翡翠都远远胜过和田玉,论玉徳,翡翠相撞击声音清脆悦耳,论玉符,翡翠颜色变化丰富,艳丽动人。

    但是由于等级森严的宫廷用玉制度已经成为了历代帝王世代相袭的清规戒律,所以导致“德”“符”双优的翡翠也不可以进入皇室,这也是为什么明代的庶民墓葬中虽然不乏翡翠葬器的出土,却在清乾隆以前,没有在帝王墓中发现翡翠的原因。

    清乾隆皇帝尤其钟爱翡翠,这才使“德”“符”双优的翡翠名正言顺的成为“真玉”坐上了“玉石之王“的宝座。

    翡翠的产地位于当今md北部的实皆省东北部和克钦邦的西南部一带,北起坎迪江上游,南至因道支湖以南,总体呈南北向分布。

    矿区分成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约30至100公里,面积约为一万余平方公里,位于矿区东部的勐拱是进入各大玉石场的重要门户,也是商贸重镇和翡翠集散地。

    勐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位于野人山旁边,勐拱及当今md北部地区,根据史料记载,在古代都是华夏国的地盘。

    “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

    意思是益州边境外有个叫哀牢的夷人国家,国王派遣儿子率领族人归顺东汉朝廷,于是显宗皇帝就将原哀牢领土一分为二,置哀牢,博南二县。再加上从益州郡西部分分出的六个县,合并后统称为永昌郡,说明当时永昌郡的版图已经囊括了md北部的地域。

    “哀牢内属”的历史意义非同寻常,哀牢是个蛮夷大国,在蛮夷诸国中颇具影响力,于是,大小蛮夷相继跟进,率众内附,俯首称臣。

    永平十七年,西南哀牢,槃木,白狼,动黏诸种,前后慕义贡献。

    永平十八年,远人慕化,僬侥,儋耳款塞自至。

    由此可见,至少自东汉时期起,由于西南夷各国纷纷向中原朝廷进献,并内属,内附华夏,致使华夏的属地和势力范围几乎扩展到了如今md的大部,当然也就包括了世界上唯一的翡翠产地。

    因此自古便有“玉出腾越”“腾越出碧玉”的说法,《腾越州志》中提到“前明尽大金沙江内外,三宣、六慰,皆受朝命。而腾越且兼戛鸠、蛮莫、猛拱、猛养而有之。盖大金江内外,万宝鳞萃……皆从腾越进”

    只是到了到了近代,中缅边界最终划定之后,世界上唯一的翡翠圣地才被划进了md国的版图,纵然如此也改变不了古时翡翠出华夏的事实。

    说起来这也是陈松出山后发现自己所在位置不是华夏国的真正原因。

    “我们华夏国一直都是翡翠的重要销售之地,就连现在的翡翠矿区,在古代也是属于我们华夏国的领域,自从被分割出去后,外界一直说我们华夏国没有相玉师......”

    郭春看了一眼陈松,见他没无表情,于是大声喊道:“可现在,我们不仅有相玉师,而且还是玉尊!”

    众人一片哗然,每一个都激动莫名。

    玉尊,一个代表着相玉界最顶尖水平的称号,只有打败所有相玉师才能拥有,没想到自己华夏国有朝一日能拥有此等人物。

    这种感觉就像贫穷得连自行车都没有的山村一下子出现一个有飞机的人一样,如何让人不激动,如何令人不震叹。

    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