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六回头看了她一眼,“这你都看不懂?” 见她一脸木讷的摇了摇头,便开口解释,道“南方那边一年只有冬夏两季,大半年的时间都是闷热的,盖房子的时候就在地基下面挖几条通风口,让屋子下面的跟屋子外面的地底下能通气,好产生凉意。” 又道:“咱们这院子当初盖的时候,我也让匠人们仿照这个法子,在咱们屋子里面挖了纳凉的通风洞,就是走的篱笆这条线” “那不就跟红薯窖是一个道理么?”瞧他说的神乎其乎的,云岫觉得怎么听怎么跟红薯窖像的很。 “那差得远,红薯窖闷凉,爷这个能将这一翁葡萄存到过中秋,你信不?”顾六抿着嘴否了她。 云岫听了直摇头,那些冬暖夏凉的老房子,她也见过些,无非是通风好些,哪有他说的那么神乎其乎。 等到中秋节这天,挖出瓮来,那些葡萄竟然真的还水灵灵的,新鲜的紧,吃在嘴里的味道也跟新鲜摘下的没有什么两样。 跟葡萄一样新鲜的,是一封穿着官服的差役送来的信。 黄皮黑字的,云岫只瞧见了京字,就被顾六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自从教她读书认字以后,顾六有些重要的东西都会放进书房的小柜子里,并未上锁,但云岫知道他的规矩,倒不会去偷看。 收到那封信以后,顾六整个人就怪里怪气的。最爱吃的饭扒两口就放下了,最爱抱得小七也不撸了,整日里坐在那里书房里望着北边发呆。 李婶刚才在厨房跟她说,冯娘子把四妮送到镇上去念书了。 原先她也听说过,镇上有钱人家的小姐会请先生教念书识字,村里人家哪有这个闲钱,连家里的大小子都吃不饱的,一年辛苦也只够的上肚子温饱罢了。 没成想冯娘子竟然如此善心,竟把四妮送去学堂,这哪是教徒弟,分明是疼闺女啊。 云岫咧着嘴笑的开心,这份恩情,她一定记在心里。 推开东厢房的门,云岫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顾六,她们家姐妹几个能有眼下这般的好前程,多亏了他上心指点。 “爷,我四妹也去上学了,你知道么,竟然跟小福子一个学堂!冯娘子说女孩子读了书,以后比男孩子有出息多了,冯娘子还说了,四妮要是念书能有好成绩,以后还能考望京的学堂。” 镇上的学堂姑娘小些还好,大了的话,男女之别,就只能请西席先生到家里教了。 不过听说只是他们这穷乡僻壤的规矩多,望京那种大地方是允许男女同窗上学堂的。 见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在发呆,云岫碰了碰他“爷,你在想什么呢?” 顾六回了神,搭腔道:“在给替你想望京城有哪些合适的女子学堂。” “真的!?”她只听人说过望京的学堂可以男女同席,专门设立有女子学堂这事,还是头一次听说呢。 “那是自然,爷当年读书的高阳书院,就有设立专门的西院女子部。” “那在里面念书的都是些官女子吧?”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孩子,不论男女,自然都能去上学念书的。 “并不是你想的那样的!”顾六笑着摇头。 脖子微扬,道“我们高阳书院的院长那不是凡人,当年先帝爷跟着他念书的时候,答不上题目,一样要打手板子的,岂会瞧得上那些庸俗的官宦人家。” “先帝爷也敢打!那不是太岁头上动土嘛!”云岫惊愕道。 “不管先帝,当今圣上、皇贵妃娘娘、皇后、荣王……凡是能考进书院的学生,夫子们基本都拿竹板打过。” 说起这个,顾六就觉得宋夫子真是悟佛的大师,在他手下挨过打的学生,不分尊卑皆有中标,可谓是众生平等。 “你们夫子真厉害!”云岫由衷的称赞。 她头一次听说,那些在戏台子上出现的贵人们,原来也会因为念书这事被打板子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