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武安侯府的世子爷-《六爷文武双全》


    第(3/3)页

    可是他身边这些他爹花了大价钱从狮头山请下来的土匪们,见了永丰镖局的旗子就畏手畏脚的不敢提刀,可如何是好。

    一个脸上有疤的男子从隔壁桌凑了过来,“公子,这门生意咱们做不了了。”

    刀疤男佯装轻咳一声,继续道“永丰镖局跟咱们都是在这条道上吃饭的,那是老邻居了,若是打起来,面子上也不好看。加上天色有变,我瞧东边那片云就要夹雨来了,我们大当家的身体不好,下雨天就腰疼的下不了床,我得带着弟兄们回去照顾照顾。告辞!”

    双手抱拳,然后带着几十号手下,上了马,如同受惊的兔子,沿着小路仓皇而逃。

    祁天顺望了望头顶,万里无云的大晴天,一张俊美的脸,气的铁青。

    “那少爷,我们俩……”

    “回家!”祁天顺丢下一句话,怒气冲冲的进了城。

    小厮忙留下茶钱,跟了上去。

    郇家的马车一路上了山,行至观平寺,都没遇到半点儿风吹草动。

    因要在山上过夜,下人们有条不紊的往客房搬行李。

    观平寺的方丈亲自来为她引路。

    郇洇墨攥着写有‘春粟秋收’的上上签,笑的入了眉眼。

    “大师,这签上的意思,是说日后的事情都能如愿了?”

    老和尚点点头“但凡播种,到了日子自然有收获。”又笑着摇了摇头,继续道“但施主也不要过于苛求,前世种下的因,今生自有果来报。”

    郇洇墨似懂非懂的歪着头,等他继续解释,老和尚却笑着道:“《三世因果经》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书房的那些的四书五经,她还能略懂一二,佛经里面的因果福报这些,于她而言倒不如说书先生口中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来的通透,到底还是祖父书房那些账本子简单明了。

    捐了一千两的香油钱,郇洇墨便回了厢房小憩。

    厢房花木多,即便小萍在一旁打着扇子,也有小虫在窗外嗡嗡嗡的飞,扰人的很。

    郇洇墨翻来覆去的睡不安生,才浅浅入眠,就听外面有走动的声音。

    红红忙起身出去询问,回来报说,是武安侯夫人带着世子也上山来祈福了。

    “小姐咱们要换别的院子或直接回去么?”小萍不安的问道。那武安侯是皇后的姻亲,而他们家贵妃娘娘,素来跟皇后那边是不对付的。

    “不必了。”郇洇墨摇头道。

    这寺里客房左右不过这几个,换了院子要遇上也一样得遇上,倒是这房间的蚊虫,搅得人不得安生。

    况且,姑奶奶有交代过,他们出招,就直接应下,别左躲右闪的,自己担心。

    他们那些做亏心事的人,自己恐怕是要更怕的。

    只要咱们这边胆子大了,害怕的自然是他们。

    主子不乐意,她们也不能强求,红红不放心,又专门把家里跟出来的小子丫鬟都叮嘱了一遍,举止都上心些,莫要与武安侯府的下人们起了冲撞。

    晚上用的素斋,郇雨欣也是在客房用的,吃完饭,她懒得动,就猫在院子里学着看账本。

    她曾祖父上了年纪,自打前些年生了一场大病以后,身体就更不好了。

    爹爹对生意这些不上心,一本烂账算上三四天的也摸不着头绪,姑奶奶也说了,日后郇家的生意,迟早是要到她身上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