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请城隍-1-《天命风水师》


    第(2/3)页

    县上面也还有巡抚和总督啊。

    城隍爷并不是神,从某些意义上来讲应该还属于鬼。

    城隍在明清以后,成为一个神的官职,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为省级行政区所奉祀,相当于阳间的巡抚。府城隍相当于阳间的知府,县城隍相当于阳间的县令。

    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标准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

    比如东南三大城隍: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杭州城隍文天祥、浦东二城隍秦裕伯。

    各地城隍一般多由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来担任,如福建都城隍庙奉祀的是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因忠贞不屈,痛斥项羽,而被处烹刑。

    战国时代的春申君黄歇,封他为大大统领及万户候,因连横抗秦有功,即被奉祀为苏州城隍。

    也有一些是对当地开化民智,提高民生有很大贡献的国主或官员,如川蜀缙云县城隍就是缙云县首任知县李阳冰。

    浙江绍兴城隍庙是供有功于民的庞玉大将,宁化城隍庙城隍为巫罗俊,广州城隍爷是五代十国时的南汉国皇帝刘龑。

    也有“廉洁奉公,拥政爱民”的“清官”,如杭州城隍周新,明成祖即位时,任之为监察御史,多所弹劾,贵戚震惧,当时被视为冷面寒铁,曾任浙江按察史。

    帝都地区是明朝一代忠良杨继盛,安徽青阳城隍庙是清官海瑞等等。

    城隍下辖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

    其中城隍的僚佐为各司,而各司依各庙配置,并不相同,有三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说,且各司名号,也不尽相同,如头城城隍庙则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司。唯大抵以阴阳司为诸司之首。阴阳司是城隍爷的第一辅吏,协调诸司,监察诸案后,方陈报于城隍。

    三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

    七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增禄司、注寿司。

    八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财神司、注寿司、功过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