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研究肥料-《兴汉》
第(2/3)页
杂肥如蚕沙、鱼腥水、米泔、稻糠、酒罐头泥等则在大田作物和果树、蔬菜、花卉、竹木以及药用植物等的栽培上都有施用。总之一切能利用的杂物都被刘琮要求用于田间施肥试验。
而江汉平原河流纵横交错,也是大力发展桑基鱼塘、稻基鱼塘、蔗基鱼塘等类似于和谐建立在有机物质再循环基础上的农田生态系统。
当然这些制肥、施肥的技术也不是一下子能够实现的,刘琮只知道咯大概,简要的列了些提纲和发展方向,让农夫在今后的屯田中去慢慢摸索。
增加粮食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还是增加种植面积,因此必须不断的开垦荒地,还有就是制造水车增加水稻种植面值。好在汉代人口少,而江汉平原却足够大。
刘琮对于肥料的研究大大出乎诸葛亮和刘巴等人的意料。二公子真可谓博览群书啊。只是诸葛亮纳闷的是自己怎么就没听说过有这类书籍呢。对此刘琮也只是笑而不语,他不能对着诸葛说,我是穿越者,我们那个时代用复合肥,施肥是看土壤成分的。什么氮磷钾啊想想都会让你这个卧龙头晕。
有了刘琮这样一个大智者掌舵,刘巴对于下一季大幅度提高粮食的产量充满信心,而刘琮也吩咐文聘在夏粮收获结束之后开始新一轮的征兵。要知道,曹操即将统一河北,靠着八千人,再怎么精锐也是挡不住曹操的。规模也是很重要的。
没有战乱的日子过得确实很快,八月初十刘琮便带领众将赶往襄阳,一来这段时间忙于郡内事务,回襄阳与各文武官员叙旧的时间明显减少了。借此机会也好和众人联络下感情。
甘宁、魏延、刘磐、黄忠四名准备参加比武的将领和诸葛亮、蒋琬、刘巴三名准备参加诗文大赛的文官外加蔡琳、韩依,以及刘琮的亲兵队,一行浩浩荡荡开往襄阳。
这是诸葛亮夫妇、文聘、甘宁等人跟随刘琮到江陵之后第一次回襄阳。也是刘磐、黄忠事隔多年再次回到襄阳,更是蒋琬、潘睿、刘敏三人第一次进襄阳。
每个人都颇有感触,不过气氛还算不错,因为刘琮是个明主,也因为荆州的安定。是刘琮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也正是刘琮让他们每个人在这个乱世看到了希望。
刘琮更是激动十分,如今的南郡,至少在荆州诸郡中算是人才济济。而且人员组成也逐渐趋向合理。
刘琮、刘巴、黄权二十一,诸葛亮、刘敏二十四,文聘、蒋琬、霍峻二十七,刘磐、魏延、潘睿三十,李严、庞山民三十三,甘宁三十五,王威、张博四十一,黄忠五十一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