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初次交战-《兴汉》
第(2/3)页
“我水师无论是战舰数量还是恩能够够作战的水军将士,这两方面远逊色于吴楚,但是现在有了这新式连弩,无需接船战,船就不需要大船,而有这连弩,虽然看起来挺沉,但正好与将士们的体重一样,越沉在甲板上的稳定性就越好,士兵也不需要精练能在甲板上作战如坦平地的水兵,这差距就一下子弥补上了。”
“造现在规格的战船,小而快速,就容易多了,大体上,商家的大船,就是这规格,上次一次就征集了二十艘,生产的船坊也处处可见,生产时间也不只需要二个月就出一批了。”
“你想,东吴虽经营已久,有大船精兵,但补充也不容易,沉一条少一条,死一个少一个,而我军船小,生产容易,又有着大量弓弩,士兵只需要能在甲板上射击就可,这就使补充来源广泛,源源不断……”
“你看,今日初次交锋我军实际上损失也大,前后已经死了一千人,伤者三千,可现在各舰满装满员,打完了立刻有补充相信永不了了多久,吴军在补充方面就会源源落后于我军。只要水师失去优势,那么东吴拿什么抵挡我军优势步兵?”
徐庶边听也是边点头,这番话,言语不古雅,确实直透中窍。江东自孙策开始便是以水军见长,累计至今对外号称有各类战舰一千五艘,带甲二十万!刘琮主政之后虽然也十分重视水军,但毕竟与曹操抗衡和攻伐益州消耗了刘琮的大部分精力和财力。
南阳会战之后,徐庶等人都曾经一度认为五年内刘琮不会对江东开战。按照正常的追赶速度,就算接下来的几年全力发展水军,也很难在规模上压倒江东。
但战船的选择以及诸葛连弩对连弩的进,让刘琮占了现金。根据情报,江东目前就算没有他们自己号称的那么多战舰,五百艘应该是有的,而江东水军的常备规模也是五万人左右,如果考虑到埋怨加上楼船的运兵优势,武装十万人是有可能的。
而刘琮将新式连弩配置到水军上,这样在战船的选择上就放弃了大规模依靠楼船作战的的思路。以往水战都是刀斧手和长弓兵的配置。而长弓兵一般是采用抛射,在江面上风大浪急很是影响命中率,所以东吴水军大多依靠大船接近后肉搏或者靠着船身挡住风。
连弩的自重让弩手们更加容易在船甲板上稳住身形,而连弩的平射则很好的克服了江面作战不利因为,对吴军杀伤力够大!刚一开战,连弩的优势就让吴军吃了大亏。而随后步兵在连弩的掩护下登船破坏了吴军三艘战舰。
而恐怕鲁肃也不会想到,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战争的持续消耗,双方的补给就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荆州步兵在船上持弩射击都不难。也就是说只需稍加训练,荆州所有的将士都能上船作战!
而东吴走的是精兵路线,加之扬州人口远远不如荆州,战争消耗下去肯定对东吴不利。这也是甘宁对水战充满信心的原因所在!用造楼船的前装备连弩,这种战术上的改变也是刘琮只用了两年时间准备就发起对江东战争的原因。
他当然知道北方曹操的强大,但如果等到曹操占据了汉中,必定会再次尝试南征,威压之下,孙权有可能选择称臣,坐山观虎斗。虽然曹操不惧怕曹操,但如果双方消耗过大,指挥便宜了孙权!
而如今曹操年事已高,一旦死了,北方就有可能大乱。这时如果孙权还在必定会和自己争相蚕食。一场混战下来,就真的有可能三国鼎立,虽然北方的地盘小了,但很有可能孙权的地盘却变大了!
当然前面半年的离间、策反运行相当有效也是刘琮最终决定发动战争的一个主要原因!诸葛瑾和陆逊的投靠让刘琮对荆州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对江东的精兵路线的弱点也是有了更深更直观的概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