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好乘凉 第一章 老槐树下僧和道-《三千浮屠》
第(2/3)页
“师傅我们是和尚,你要等的人是一个老道士?”
小沙弥有一个很大的家,他那个很大的家里经常会来一些或奇奇怪怪或有意思的外地人。很早的时候就有类似于那个老道士打扮的人去着自己的父亲,要了通关的文牒,还在自己的家里小住了些时日。小沙弥对那些人并不反感。
“道士也好,和尚也好,说到底我们都是人对不对,那个老道士跟师傅可是很好的朋友。”
说话的空那个老道士已经走到了眼前,虽然风尘仆仆连道袍都显得脏兮兮的,但他看起来依旧精神矍铄,特别是那双半眯着的眼睛,总给人一种很特殊的感觉。世外高人?小沙弥忽然想到一个词。
老道士走到近前径直坐下,开口便让人心里顿觉呛了灰尘。
“你这秃驴忒不讲究,就算三十年前我输给你答应了一个条件,可现在兵荒马乱的,你就不怕我被人看见再给安上个里通外国的罪名。”
老道士气呼呼的说完还不忘摘下腰间的水葫芦痛饮两口,看样子赶路着实辛苦。
老和尚被气呼呼的说了一顿也不生气,仍是笑的很开心。
“可你还是来了呀。”
“能不来吗?我现在可是掌教,要是让那帮师兄师弟徒子徒孙知道了我出尔反尔还不被笑话死,咱丢不起这个人。”
“掌教啊,自你我上次游历在洛水畔相遇到现在已经三十年了啊。”
老和尚感叹着时光如白驹过隙,搁在膝上的手掌接住了一片老槐树上飘落而下的叶子。
“我还是来晚了么?”
老道士忽然收起了先前的言语不拘,自入帝沙国境一路行至清凉山,遇见最多的就是背负则行囊被迫离乡的僧侣,这场由启元皇帝掀起的佛门浩劫注定难以善终。
“不晚不晚。”
老和尚笑着摆手。
“本就是求你帮忙,你来与不来自是你的权利,贫僧却不敢强求执念。今日等到了你,说明命中有此善缘。”
“你倒是看得开。李显皇帝曾经召我入太安城,意思是让我做那个听皇命的国师,我一向懒散你也知道,所以就派了张福兴师弟去接任那个显贵皇职。两月后师弟飞鸽传信给我,信上就三个字,问长生。山上的其他师兄弟也看了,就问我福兴师弟写这个三个字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李显皇帝想跟咱们老道求个方子益寿延年甚至永保长生?我呸了一句去你们的,李显皇帝是那样的人?”
“我派去替我任国师的这位师弟啊,性子最为稳重,平时做事就显得慢吞吞的,脾气也好,就算你打他骂他,他都不见得会生气。但这不是说他笨,恰恰相反,我师弟是个极为内秀的人,所以我才知道他写给我,写给武当的“问长生”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八百年前大秦始皇帝一统六合,文治武功震朔古今,后始皇帝沉迷丹药黄老,欲求得仙丹以保自己命与天齐。我师弟想说的,其实是李显皇帝的雄心。”
“但现在西蜀北疆,任何一个都不是春秋那会的软柿子,特别是北疆,不管在朝堂还是江湖,都有个启元一较高下的底气。启元看似国富民强,实则内里各方利益盘根错节,根本难以下手。所以李显就选择了另一个法子,以江湖气运转往国运,以江湖力补充增强国力。只是想不到他会这么快。”
“世事皆有定数,天意如何岂是我们人力可为?但求问心无愧便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