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师傅。” 厢房里头最不起眼的位置,陈常名径直走到了这里。 一个看起来约有十二三岁模样身形胖乎乎的小道童穿好了宽大的道袍,正手忙搅乱的把头发束起来,看见陈常名走近动作更是着急,木簪子好几次都插得歪扭七八。 陈常名走过去帮小道童束好头发。 小道童显然对陈常名也很是畏惧,陈常名帮着束头发的时候分明看见他像是小酒桶一样的身体忽的一僵。 “子皎你跟我出去到山门一趟,早课不用做了。” 胖乎乎的小道童名叫吕子皎,是陈常名的徒弟。陈常名这一辈里他是第一个收了徒弟的,占着辈分的便宜,尽管陈常名,商榕,郭打铁还有路游都年纪不大,但是在山上绝大多数道士见了都得礼貌的尊称一声师叔小师叔,辈分稍小的那就得叫师祖师叔祖。 吕子皎年纪更小,但辈分上与其他人平起平坐,甚之还要高上一层。 “是师傅。” 吕子皎应了一声。 从厢房里出来绕过太和宫,途经真武大帝证道飞升的南岩宫,两人便去了西神道。一直走到山下武当牌坊前才停下。 共计约十五六里的路途两人慢慢悠悠走了好一会,年纪不大且身形稍显笨拙的吕子皎一路上竟然没有停下休息过。 “师傅我们是下山来迎接掌教师叔祖的么?” 道口的汉白玉牌坊雄壮绮丽,上面写有真武当兴四个大字,牌坊据说乃是前朝旧唐时期由朝廷捐建,旧唐已逝风景仍然。也曾有人建言要不要把这前朝的东西给拆了,但被老掌教回绝。老掌教只说武当的东西就是武当的东西,跟朝廷什么的没有关系。若是启元李氏皇族也想捐建,那就去东神道再建一个。 “被你猜着了,今个儿掌教师叔回山,其他几位师叔伯让过来迎接。” 陈常名站在牌坊下面开始认真的整理起道袍。他那件道袍穿了很多年,颜色都差不多给磨光,不过还没有破的地方,也很干净。 “说不定不止是掌教师叔祖,你可能还要多了一位小师叔,我呢,就多了一位小师弟。” 陈常名把道袍也整理的一丝不苟,然后双手插进衣袖里盯着远方,站的笔直的身体像是一尊石像。 掌教下山这眼瞅着就快两个月了,其他四位祖宗只顾着修行炼丹,全是陈常名在打理山上的大小事务。大师兄治下的武当山虽然一切井井有条分毫不乱,但是比起掌教在的时候总让吕子皎觉得少了点什么,山还是武当山,人还是熟悉的那些人,可就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