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尚大人稍加考量之后才慢慢开口,张福兴跟皇帝辞了国师之位,这事满朝皆知,只不过离京是在这两日,不痛不痒,从这儿开口也好说些。 “苏大人跟张国师向来有私交,而宋大人又是苏先生的爱徒,他们去送是理所应当的。只不过如此才会觉得在太安城里人情薄凉啊,怎么说都是同僚一场,不过是因为国师是个清水衙门,便没人会主动交结,名利心还是过于重了些。” 太子尝了尝御膳房做好的热汤,咸淡合口清香扑鼻,而且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喝上几碗还能暖胃,贴身内监真不是白做的。 “哎。” 尚大人人微言轻,也不好当着太子的面说什么,讪讪之后只能哎了一声。 “你接着说。” 太子点点头放下热汤,好像忽然又想到了什么。 “连海,你去问问御膳房做的这汤还有没有,有的话给尚大人也乘一碗。” “哎,奴才这就去。” 内监连海应声离去,尚大人自然再三感谢太子恩赐。 “还有一事,只不过——” 尚大人忽然想起还有一桩事情,但是他也不知道这种称得上鸡毛蒜皮的小事该不该说。 “但说无妨。” 太子看尚大人吞吞吐吐,就让他直说便是,本来了解清楚百官动向就算啥机密要事。 “是在宫里给几位妃子贵人讲经说法的供奉,云中君。” “哦,是他啊,怎么了?” 太子听到云中君的名字立刻便想了起来那个时常初入宫内做道士打扮的人,他甚至还有几次是从父皇口中听到了此人的名字。 “他在张真人之前离开了京城,什么缘由下官也不清楚,好像是皇上亲自批准的,应该是去了余杭。” “余杭?” 太子重复了一遍余杭两字,可对云中君为何远去余杭也是没什么头绪。 “巧的是,张真人离京之后也是南下,去的好像也是此地。所以下官才想起来云中君的事情。按理,他只是在宫内的一个供奉,不如官职,所以下官才犹豫该不该把这事跟殿下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