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一百九十七章 暗流渐凶(三)-《三千浮屠》


    第(2/3)页

    安春秋腹稿已成,且在心里反复斟酌了数遍,确认无误之后心底也稍稍松了口气。

    “据我所知《旧唐补录》在启元是禁书,欧阳先生捧读禁书,难道不怕李家皇帝怪罪?”

    眼看着就要到了安王府,一行四人反倒不再着急,从进了城便刻意放慢了速度。书院夫子安春秋是见识过的,真要说起来那位在整个南方都德高望重的夫子跟义父还有过一段牵扯,最后两人闹得不欢而散,依着以往对夫子的印象,他教出来的弟子似乎应该都是那种循规蹈矩的性子。欧阳苏外表沉稳安静,但安春秋隐隐觉得这人可并不像看起来这般。

    “书院从来都不讲政治立场,这是老师一直都在强调的事情,所以在我而言,《旧唐补录》也好,其他也好,都一样是书籍,我觉得有用,便拿来读一读,仅此而已。”

    欧阳苏收起了《旧唐补录》,他那张原本极为干净白皙的面孔经过一路的风吹日晒此时有了几分粗砺,看起来倒更有几分气度,尽管他的身形一如万千读书人那般瘦弱。

    “如此说来是很有道理。不知欧阳先生您从这《旧唐补录》中看到了什么?”

    安春秋百战成名,个人修为早早的入了明理之后进境更是一日千里,多年前便踩到了知命的门槛,站到了明理的巅峰。只不过从那之后安春秋的境界似乎便停留在了原地,世人皆以为是因为江郎才尽,实则是他刻意让自己生生的止住了境界,一直停留在明理巅峰上打磨自己。

    欧阳苏窍穴初开,体内更是没有丁点的气机积累,几乎就是手无缚鸡之力最好的例子,以安春秋的修为可以轻易的看出来,欧阳苏几乎和不懂修为的普通人无异。

    让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孤身北上,真不知道李显皇帝哪儿来的信心。

    别说烂柯山那种龙潭虎穴般的地方,就是遇上了普通的北疆游骑,欧阳苏能不能活命都两说。

    “旧唐太宗皇帝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看前人犯过的错,我们便能知道要避免什么,看前人做的好,我们也能跟着效仿,史书为鉴以自省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