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来者不善-《仙神经》
第(1/3)页
平安镇的八个汉子是头一次来到这清水观的地界,估摸着离镇子有十多里地,按照马道长的要求,天黑之前是赶到了。
这山路杂草丛生,早已掩盖了路面的痕迹,山门年久失修,山门上方镶嵌的牌匾“清水观”已经字迹模糊,墙顶的瓦片残缺,看似一阵风就可吹落掉地,墙间瓦片的缝隙里都长出了几尺高的小树,入眼处都是满目的荒凉。
他们都是见过城南那气派的兴隆寺庙的,都忍不住感慨这个道观的破旧,连自己家都不如,该修葺的也没修葺,该打扫的也没打扫。道观里残砖破瓦,杂草丛生,难怪镇里有人说这里就是马道长睡觉的破地方。
众人按要求把瓮棺都抬到观里的大殿后,就表示马上要回去了,空荡荡的大殿里虽然只有一尊清水观祖师爷的雕像,一个香案,但那枯叶灰尘满地,让这里连个能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说起这清水观,历史也是算是久的,坐落在这平安县城北郊的小山上差不多有两百多年了,在马护师傅那一代,还是颇有声名的,但是传到马护这一代就慢慢冷清了。
因为三十年前,在他还是个小道童的时候,他的师父带着几位师兄从下山后就不曾归来,自己几次外出寻觅,也打听不到任何消息。他一人也难以再撑起整个山门,只能看着宗门走向没落,门庭败落,香火不济,自己也混成了好吃懒做的形象,不得世人喜好。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南的兴隆寺,山门气势恢宏,寺庙金碧辉煌,每座大佛都镀了金,佛光万道,宝相庄严,善男信女是络绎不绝,香火鼎盛,门庭若市啊。
可只是要去拜佛,那香油钱不是普通乡民能承受的起的,因为你去许愿了,就得一次还愿,二次还愿,三次还愿,有时逢初一十五还得去,还要争头香,或者想要拿到高僧的开光物品就更不得了。
要是请这些僧人来超度亡者,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道士只用请一个,带着一两个徒弟的还是不用加收费用的。而和尚一请就得请一群,加上领队的至少十个,因为人多可以吓鬼啊。一群人拿着木鱼嘴里不停念叨围着遗体转圈,确定亡魂能安宁吗?那经文在富贵人家还得念七天七夜,需要特定经文或者要加经文的就得跟带头大哥说,和尚的经文太多,不然给你整个什么金刚经,法华经,易筋经,跟亡魂没有业务关系的经文念着有啥用呢?反正亡魂也听不懂。
所以普通的乡民们还是喜欢和道士打打交道的,不光是做什么法事便宜,看病医人也有一套,还特别亲近的感觉。这些个道士经常走街串巷的,你正需要的时候他就来了,没事还能跟你算个命,有的话还挑你喜欢的说,再跟那些妇人小孩们说说其他镇子上的奇闻异事,类似于说书的先生。至于那道家和佛家的经文哪家好,大伙们都不知道,反正也可以告慰需要超度的亲人,至于念的是哪门子经,穷人计较的不那么多,反正大家都听不懂。
马道长也不挽留,让众人趁天还没有完全黑,速速回去。自己也在大殿里点上了一几盏灯笼挂起,再在殿中间点上了九盏油灯,在瓮棺外围摆成了九星的阵型,再抽出一张张符纸,在墙上,门上胡乱贴了一气,再拉出一条板凳,和小六一起啃起了烧鸡喝着酒,不一会就有些醉意,躺在板凳上睡起大觉来了,那猴子小六也跑到祖师爷的雕像后面躺着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