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周聪出狱-《女王的顾命大臣》
第(2/3)页
“周长史在内地做官,几任六百石下来,不取民一分一毫,清廉如水,多有造福。叔王后悔不顾周长史不知兵,而遣为边郡,以有今日之祸。特遣华芳待钱帛赠予夫人,为周长史赎刑。”
“周郎何德何能?蒙王上赐钱赎刑?民女张氏替夫君拜谢王上隆恩,拜谢殿下隆恩。”说着便三拜九叩。
“不必如此。叔王近来有一宠妃有了身孕,若能母子平安,将大赦天下。到时还需周长史为社稷,为百姓再度出山。这次周长史从廷尉出来,就到我府上做一门客,我府上有前韩太尉军师封先生在,可教周长史兵法。还望周长史莫要推辞。”
“自当转告周郎。”
“如此甚好。孤就此拜别,在蔽府恭候周长史。”
王孙回府,路上总觉得不如意,那周张氏在这茅草屋里,虽粗茶淡饭,事事亲躬,却乐在其中。自己和孙羽相约十年,却相互猜忌,自己怕他是在意自己王孙之贵,孙羽怕自己不能履行婚约。现如今公孙令公病休,王权式微,那孙羽一改旧日之恭敬,言行中多有肆意。叔王教诲:
“妻在夫家,不因贤德而受尊,不因夫爱而受宠;只因舅家强势而妻受尊,只因舅家有利而妻受宠。”
一开始王孙觉得叔王解释过于势利。但现在孙羽的冷落,让王孙怀疑王权衰退之下,孙羽是否还会宠着自己。但是是否是十多年等待消磨了孙羽的耐性?他人在孙羽这个年纪,已经妻妾成群,儿女环膝,只有孙羽仍然孑然一身。是不是自己让他等得太久了?
想去问问叔王何时正式赐婚。然而女孩家主动去问这些?也想催促孙羽去正式提亲,可是孙羽最近的态度并没有提亲的准备。
“过了年,我就及笄了。可是孙郎为什么一点都没有要提亲的表示?”
“殿下,这不是奴婢们能妄自揣测的。”
唉,王室的公主郡主,诸侯的翁主千金们,虽然过着优越而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婚姻还不如一个农家妇女自由,迎接她们的是政治的考量,和势力的博弈。先王有些忌惮富春侯国,需要稳住富春侯,所以口头许下了婚约。今上昭王陛下没那么忌惮富春侯国——西海州三个封国在昭王在位期间撤封改郡——就拖着婚约不表态。
或许这才是孙家没有着急提亲的缘故吧。
另一边,张氏待王孙一走,马上就叫来让自己搬家的管家仆人们随自己去廷尉府赎刑。管家不敢隐瞒消息:“二夫人。您一个妇道人家不好出面,还是让君上派人吧。”
“如此甚好。周郎六年不曾回家,这次有君上出面,伯侄之间好释前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