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择妃-《门楣》


    第(2/3)页

    这些方法,其实很多大夫都知道一点儿,只是一直算不上系统,让顾婉总结起来,到显得方便简单许多,因为得到药王和包括薛神医在内的好几位神医赞同,这册子以最快的速度在大庸流传开来。大户人家竞相传阅。

    此后,不少人家照着册子上的内容养育婴儿,大庆朝小孩子的夭折率,一下子下降了一半还多,顾婉飞卿居士的名号几乎人尽皆知,当然。这是后话,现在多数人只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半信半疑间照做而已,影响还不大。

    好在这次流行病似乎并不顽固,范围也算不上广,大家一开始小心注意,便再没有孩子夭折的情况发生。

    不过,流言还是消除不了,太子无后,众忧国忧民的大臣便不能安心!

    一连几日,好几位重臣联名上书,要太子广选淑女,这本不算大事,可却被朝堂上一帮老大臣当成大事要事来办了。

    连太子妃柳氏,也正式写了一则报告递上去,大意还是太子子嗣单薄,实乃她这个太子妃的过错,希望能多找几个好生养的淑女侍奉太子云云。

    沐放在病中就拍板答应,亲自过问此事,太子这下也不敢说不行。

    接下来整整半个月,七王府每日都有贵客盈门,都是世家大族的夫人们,一个个带着妹妹,女儿,外甥女,外八路的亲戚,登门拜访。好像天底下最好的女孩儿们,一下子集中到了一块儿。

    这些人貌似很有默契,从没碰到过一块儿。

    顾婉一开始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儿,某日和信王妃,义王妃一碰头,说起此事,才恍然大悟,她已经是沐延昭的妻子了,再不是顾家的女儿,对于为太子选淑女一事,她也是很有话语权的。

    这算什么事儿!顾婉好几日见到太子妃柳氏心里都不痛快。

    柳氏到没表露出不高兴,相反,还拉着顾婉和另外两个弟妹,仔仔细细地挑选,看看谁家子嗣众多。

    “也不求她们出身怎样高贵,只要能给大郎留下条血脉,我就知足了。”

    顾婉一抬头,隐约看到柳氏面上闪过一抹阴郁,心里也难受,别看她面上大度,实际上,又怎会不难过?别说柳氏和太子患难与共多年,感情极好,就是感情一般的夫妻,怕也很难容忍别人来分享自己的男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