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辩刚回到衙署,就接到了孙坚率军抵临城下的禀报。 “文和啊,你说朕该如何对待他?”刘辩看了一眼吕绮玲,对贾诩说道。 贾诩这个孤家寡人,对吕绮玲这个养女,似乎比亲生女儿还要上心。 “陛下打算是招揽还是诛灭?”正晒着太阳的贾诩,仰头问道。 伤筋巩固一百天,要多晒太阳。 “朕的态度取决于孙坚的态度。”刘辩说道。 他说的,是实打实的实在话。 以后他绝对不会允许地方官吏拥兵。 但在现在,只要称臣,他就没有办法拒绝。 尤其,孙坚还是东吴的奠基者。 他若能对朝廷保持忠心,刘辩自然是求之不得。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厮的态度有些不清不楚。 “孙坚如今为豫州刺史,陛下给他的恩赐已经足够了,知恩而不恤恩,陛下不可再仁慈。贻误军机,此乃大罪,当重责!”贾诩说道。 “还能如何重责?”刘辩有些郁闷。 现在的天下,就是这样一个局面。 降旨申斥,已经都快顶了天了。 罢官去职什么的,对他们根本毫无影响。 孙坚现在是豫州刺史,就算刘辩把这个官给扒了,可转眼,指不定刘表还是袁术之类的,就会再举荐一个官职,让孙坚带着自己的部下去干。 举荐制,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几乎已经被玩坏了。 说来说去,除了刘辩现在已经巩固的朝廷之外,其他地方,拼的就是拳头。 谁拳头大谁讲话。 “陛下是在担心孙坚会倒向他人?”贾诩凝神问道。 “不是担心,而是一定会。”刘辩说道。 对这个答案,刘辩无比的笃定。 孙坚对朝廷是有忠心的,但也并不是很多。 这一点,几近毋庸置疑。 其实到了拥兵自重的地步,没几个人是真心拥戴朝廷,想要重新做回臣子的。 就算他自己心中有忠义,可他帐下的人也会推着他走向朝廷的对立面。 “陛下,既如此,不妨再看看。”贾诩说道。 刘辩点了点头,“暂时就下结论,确实是有些早了,再等等吧。” 朝廷暂时需要豫州的稳定。 颍川可夺,但豫州决不能动。 这一动,可真的是要出问题的。 朝廷若过于锋芒毕露,即便刘表、二袁和公孙瓒等人各有仇怨,也必然会联手。 春秋战国的合纵连横,把这点事算是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 哪怕刘辩再怎么不想承认,现在的情况,和战国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他这个皇帝,仅仅只是三辅和兖州的皇帝。 以及天下人名义上的皇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