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观念不同-《大雍一小兵》


    第(3/3)页

    如果王镡不能让一切与张蒲分享,不能补偿她,恐怕王镡就算做了球长,内心也是空虚的。

    就在这时,张耕黍走进来了,他目光下移,看了一眼王镡手里把玩的红绸,躬身道:「臣奉旨觐见。」

    王镡摆了摆手,说道:「不必拘礼了,张舍人请

    坐。」

    张耕黍走过来,又瞧桌子上摆放的一堆卷宗,小心地坐下来,说道:「圣上,朝中有两件事。」

    王镡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说道:「哦?」

    张耕黍说道:「大事是不久前,倭国国主上奏朝廷,欲派遣使者前来长安朝贡。政事堂已议决准其所请,恰逢圣上已行至长安城外,奏章便送到了两仪殿内。」

    王镡的脸上顿时一惊,说道:「倭国要派遣使者来了?」

    张耕黍从容说道:「恐怕确实如此。倭国四面临海,如今倭国大军在我大唐境内覆灭,其国力大衰,当然要派遣使者来我大唐乞和。如今圣上收复了中原大半之地,天下一统大势已不可违,大唐必取南方各州。如今圣上挟收复豫州之威,连荆国、徐国、沂国也不是我大唐的对手,倭国岂敢与我大唐为敌,若武力顽抗,其国必生灵涂炭。倭国请降,乃无奈之举,别无选择。」

    王镡道:「倭国向来以上国自居,姿态倨傲,其虽然派遣使者来长安请降,却不能不防,传命礼部,接待的规格可以降低一些,让缉捕司、缉事司严密监视倭国使者一行,不能有遗漏。」

    张耕黍躬身行礼道:「喏!圣上英明。」

    张耕黍接着又道:「另有一事,圣上此前下旨,要搜罗幽州航行至扬州之造船、航海的法子。臣已令李思获得,而今沓氏城海港正在仿造改进海船。」

    王镡听罢大喜,说道:「张舍人与李思十分得力!这李思何许人也?」

    张耕黍介绍道:「这李思原是幽国将作少监,当初幽国人试图抓捕我国造甲工匠,并令李思负责仿造。幽国灭亡后,李思因此罪下狱,数月前才得释。」

    王镡今天听到的两件事,禀报的都是好事,心情甚好,当下便道:「幽州本是九州之地,而今归复中原,其臣民皆无罪也。李思立功,必得重赏。」

    张耕黍立刻说道:「臣自作主张,事前已承诺李思,事成之后,请旨授他匠作院副使……而今便为之请旨,不知是否妥当?」

    王镡笑道:「朕岂能让堂堂中书舍人失信于人?即刻便可给予任命状,派人嘉奖其功。」

    他说罢又翻桌案上的一堆卷宗,说道:「造船图纸在何处?」

    本来看见这么多东西头疼,但王镡一时间就对更先进的船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张耕黍说道:「李思只上了奏章,未有船图。据说建造图纸比较繁杂,三言两句怕是奏明不清。」

    王镡道:「叫李思派个懂的人进京面圣,朕与之谈谈。」

    张耕黍道:「遵旨。」

    王镡又大方地说道:「先建造数艘海船海试,若堪用,造船坊尽可上奏户部或太仓,请拨钱粮,朕全力支持此事。」

    而今东征耗费糜大,太仓日渐空虚。但王镡对这等技术进步十分舍得,毕竟观念与古人极为不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