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东海之心胸-《大雍一小兵》
            
            
            
                
    第(1/3)页
    天气逐渐转暖,长安下起了毛毛春雨。雨丝在微风中飘荡,将匠作院军用坊砖房烟囱上的黑烟吹散,仿若云雾一般。
    李思和几个人走进一间屋子里,收了伞抖了一下袍服上的雨水,他立刻皱眉拿手帕掩在鼻子前,一股呛人的焦味带着热浪扑面而来!
    房屋里非常嘈杂,噪音震得耳朵「嗡嗡」直响,非常不舒服。
    时值春耕,渭水、泾水已经过了枯水季节。地下室的驴子和骡子拉着巨大的转轮发出「叽轱」牙酸的声音,带动着一整排鼓风机在对着炉子鼓风,外面砌着砖头糊着泥的高炉,是屋子里高温的主要热源。另外还有铁匠「叮叮哐哐」挥着铁锤敲打的声音。
    李思看过去,见几个赤着上身的铁匠,黄灿灿的肌肉上全是汗,正挥着锤子闷头敲打。
    不多时,一个穿着单薄破麻布上衣的大汉走了过来,一边正在拿汗巾擦脸上的白灰。前面一个官吏道:「禀李副使,他就是徐胜。」
    那大汉也抱拳弯腰道:「小的拜见李副使。」
    李思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你说能造出发射火器的铁管?」
    叫徐胜的大汉高声答话,不然听不见,他道:「还不知道哩,李副使晚来两天就好了!要等铁烧化了。民用坊那边没有高炉,军用坊有,俺过来试试。」
    这徐胜是民用坊的铁匠,便是请命到渭水军用坊来,李思才听说他在干的事。徐锻一直在根据王镡的要求试验新火器,但却是怎么都解决不了管状火器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炸膛。
    徐锻到处走访之后,终于在民用坊找到了徐胜,知道此人在冶铁上的造诣极高,就将此人从民用坊调了过来。军用坊对铁料的需求极大,自建了熔铁的高炉,徐胜说要高炉,便到这边来试验。ap.
    李思非常重视这件事。
    王镡专门在禁苑划一块地皮给匠作院建立火器坊,专门试造火器,养那么多人,每年花费不小,可研制了几年就没搞出个名堂来。
    弄出那个什么「石火弹」,居然要整块石头钻空,用投石车投射,实在鸡肋。
    而以前,无论是硝石溶解过滤的去杂质法、火药颗粒化燃烧更快,还是石火弹,都是王镡亲自出的主意,军用坊只是执行。
    如今已过年初,李思又要总结去年匠作院各坊的成效,写到禁苑火器坊的奏章时,难道写「白花钱粮,毫无成效」?
    这让李思感到十分难办。好在最近这个工匠给他带来了一点期待。
    「能试成吗?」李思问道。
    徐胜有些迟疑,大声说道:「反正铳管用铸造,必得孔大、身粗,火药跑气,打不远!还得用锻裹的法子。」
    「以冷棍为芯,铁板裹成?」李思道,「不是试过不行么?」
    徐胜道:「是呐,熟铁太软,一炸就变形;稍硬又脆,一炸就裂。不过俺琢磨了,有两处不妥,一是铁料不行,二是火药不行。」
    李思回头对随行的一个书吏道:「你把他说的记下来。」
    「喏。」书吏赶紧从包里掏出笔墨准备。
    徐胜又道:「俺们用的火药太烈,烧得太快、反易炸裂铁管;烟却少,弹丸在膛中冲不远。那火药炸东西行,发铅弹不太中用。俺重新调了配料,多加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