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李纯昭告天下废除现太子李宥,原太子李宁重新为太子,郭子仪之后谋反全族被软禁在府中,郭氏一族族长由安西都护郭威取代。 同时召令要求各个藩镇节度使如今参加太子李宁册封大典。 但是各个藩镇反应迥异,听令者不足十分之一。 其他藩镇要么直接一口回绝,要么采取模棱两可的观望态度。 不久之后,朝廷下令换掉不遵令的藩镇节度使,至于人选从太子李宁带来的汉唐书院学生中选取。 很快各地藩镇开始造反。 太子李宁带来的亲卫以及散步各地的速腾车行成员组成十支讨逆军向不听话的各州行军,对造反节度使实施铁血镇压。 每支只有数百人的讨贼队伍兵贵神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平息了各地叛乱,各地兵马就地解散。 据说朝廷军队神出鬼没,就算防备在森严的节度使躲在在再厚的城堡了,都会随着一阵爆炸,他的诸侯梦就化为灰烬。 据说最惨的是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本想投降朝廷,但是魏博牙兵不同意。 依靠裙带关系的魏博牙兵得知节度使府被朝廷来人把控之后,决定挟持田弘正将朝廷五百太子右卫率杀完。 但是面对他们理解不来的武器,魏博牙兵死伤三千都没拿下。 这彻底惹怒了魏博牙兵,因为死的人不是亲人就是连襟,要么是同乡,所以不要命的魏博牙兵疯了一般围攻节度使府。 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没踏进节度使府一步,他们临时拼造的大型攻城设备还没靠近节度使府就被尾部冒着烟的火箭弹集中。 最后魏博牙兵死伤万余人,这才清醒过来。 这个脱离朝廷时间最长,最不服管教的魏博府投降后,其他各地藩镇见势不妙,将当地节度使绑了送到长安。 割据数十年的藩镇终于低下了头。 但是不解决各藩镇士卒去留问题,藩镇问题都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朝廷决定对于有家室的分其田地,对于无地的士卒,由安西都护府出钱雇佣修路,或者前往沿海各州建立造船厂,还可以自愿去西域,以西域为跳板继续往西开拓商路。 得知西域的繁华后,大约五十万的士卒和家眷选择了去西域讨生活。 安西都护府再次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裁军顺利完成之后,大唐藩镇问题彻底解决。 李纯看到太子李宁不到半年就解决了藩镇问题,又见识了地球仪之后,果断地正式禅位成了太上皇。 新皇登基,年号兴汉。 当了皇帝的李宁邀请陆简明回长安,被陆简明拒绝了。 于是新皇李宁册封陆简明为西北王,世袭罔替。 陆简明成了大唐第一位异姓亲王,封地为原安西都护府。 但是陆简明拒绝了亲自管辖安西都护府的诏书,在陆简明得坚持下由朝廷派人接手安西都护府的管辖权,陆简明成了可以一票否决安西都护府任何决议的甩手王爷。 李宁决定采用安西都护府发展的模式发展大唐,重教育,重工业,发展商业,修路……当然是由安西都护府提供教师力量,设备,甚至资金。 规划的道路是八横八纵,八辆马车可以并驾齐驱的道路将来会覆盖整个大唐版图。 据新皇师父说,第一台手搓蒸汽机已经造出来,虽然试验失败了,但是新皇相信在不就的将来一定能见到师父嘴里说的那种可以拉数千人跑的火车。 为此李宁下召要求在长安到龟兹的路上未雨绸缪地提前修建第一条铁路。 另外大唐开始组建朝廷背景的商队,修建船厂,训练水手,准备向世界发展贸易,寻找陆简明嘴里的黄金美洲。 大唐迈上了一个发展的快车道。 兴汉十年,在安西都护府全力支持下,大唐版图恢复到了大唐最强盛时期的疆域,与高宗时代不同的是,这些羁縻统治变成了实控。 各个都护府取消都护府名称,开始设州县,由朝廷每五年委派官员管辖,而且这些地方的臣民也可以参加科考为官。 一时间这些当年骁勇善战的各部落变得能歌善舞还善解人意。 除了黠戛斯的安北都护府大都护由黠戛斯首领担任之外,其余都护府的成了朝廷实控状态。 也是这一年,陆简明亲率安西唐军拿下了吐蕃,吐蕃正式被纳入了大唐版图,然后裴乐指挥一支偏师借道云南进入了南亚,拿下来太平洋上的出海口。 此时陆简明四十三岁了,他终于看到了梦寐以求的长安城。 尽管李宁准许陆简明可带领三千护卫纵马入京。 但是陆简明只带了二十人入了长安城。 李宁为此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希望陆简明担任丞相之首一职。 但是陆简明拒绝了李宁的好意,他选择了安逸,陆简明逛遍了整座长安城。 经过十年的发展,长安城比陆简明想象中整洁多了,两三层的小洋房遍布各坊。 新建的长安学院占据了十坊之地,成了比汉唐书院还要大的学校,据说里面有万名学生在学校数理化。 坊里制度成了过去式,只保留了街道的名称,坊与坊之间的围墙没有了,朝廷允许百姓可以自由贸易,商业成就了长安的繁华。 权贵们被收割好几次后也变得极为老实。 陆简明除了看往李宁这个学生之外,还带着富长安父子俩去看了光荣退休已经五年的大唐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郑屠。 刚进门的时候就看见郑屠正躺在椅子上念叨着“陛下咋还不派人召他入宫看望院长大人,接风宴上都没说上几句话……” 他很想起身查看,但是头上骑着孙子,俩胳膊上挂着俩孙女,令这位当年叱咤风云欧亚大陆的谍报头子动弹不得。 看样子李宁并没有亏待这位安西老人,他只是把锦衣卫里的人换成了他自己人。 不过这陆简明很理解。 兴汉十一年,在长安待了一年的陆简明决定去大唐版图最南端爱州,他想看看道路沿途道路是否得以改善。 他答应李宁五年后再回长安看他。 但是这一去,陆简明一去不回,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又过了数年,大唐境内突然开始流行几种新物种,一种叫玉米,一种叫红薯,还有一种树叫橡胶树。 据说这橡胶树初到大唐时,有人还给这棵树写了一张介绍信,里面详细介绍了橡胶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皇帝李宁看着信上那数字的字迹,终于知道了他师父去哪里了。 李宁看着地球仪上的美洲,喃喃道:“师父……世界这么大,朕也要去看看!” 远在美洲和当地土著打成一片的陆简明打了个喷嚏,接着给当地黄种人的土著讲述着农夫与蛇的故事,还讲了一个五月花船喧宾夺主的故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