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回头遥望乡关处 16 通商 Ⅰ-《蚁贼》
第(2/3)页
刘旦道:“引逗的春心狂荡。”
这两句《墙头马上》里的词儿,用来做半夜会面的接头暗语,倒是颇为合适,即便有人听到,也不会怀疑。至于性别因素,自古有断袖之癖,虽为世不所容,更好解释为何如此隐秘会面。
那人迈步进庙,刘旦掩了庙门,隔绝了月光,庙内越发黝黑。刘旦问道:“怎样?”
“没人跟着。俺出来时,也没人发现。”
“得了甚么消息,这般着急见俺?”
来人先不说,问道:“这庙里?”
他有眼疾,短视,也就是近视,时下虽有眼镜,但多只能纠正老花眼,而且价格昂贵,有身份的人才有钱戴。此时庙中无灯,他看不太清楚。按道理,他这种人,不合适做细作,不过一来他短视的不严重,二来他与海东军中的那位高丽大官有乡里关系,因而依旧参加了这次行动。
“俺看过了,庙里没人。”
“有两个情报。”
“说。”
“小邓亲自下令,从流民中募兵万人。”
“这个我知道,城中见了募兵榜。另一个呢?”
“仍与募兵有关。他这次募兵,据说为的不是我沈阳,而是为的高丽与北部女真。”
“此话怎讲?”
“小人推测,小邓或许有进取高丽的打算,暂时应该没有北上沈阳的意图。不过,近日城中传言,海东行省的省府却定在了辽阳。小邓一向奸诈,他到底要取高丽,抑或只是将之做为幌子,真实目的仍在沈阳,小人打探不出来。”
刘旦皱了眉头,寻思了会儿,问道:“消息确实么?”
“大人放心。你不知道小人那老乡的脾气,好卖弄。他一个阉人,登上这等高位,尤其常常喝醉了对俺们这些老乡们吹牛。小人与他家当年是邻居,自小相识,特别对小人另眼相看。因此,这消息九成为真。”
“甚好,你做的不错。此事若真,对张大人与小邓签署协议大有帮助。俺会为你请功的。”
“丞相大人对小人恩重如山,小人就算肝脑涂地,报不了大人的恩德。小人不求恩赏。”
刘旦满意地点头,道:“那阉人说要荐你入军,进行的怎样了?有没有下文?”
“小人有眼疾,不太好办。那阉人知小人识几个字,小人素来在他面前,表现的忠心耿耿。他打算改而荐举小人入镇抚司。”
海东行省都镇抚司之下,各万户、千户、百户设置的都有支部。邓舍的原则是:汉军中全用汉人,高丽军与女真军中,主官为汉人,副官为高丽人或女真人。这细作能言善道,又为那高丽大官的亲信,硬件、软件条件都不错,他道:“只要那阉人肯大力推举小人,小人还是很有希望的。”
刘旦提出个疑问:“他荐举你入镇抚司,你没从过军,小邓会同意么?”
“小人就算入了镇抚司,开始也至多任职百户所。海东军马十数万,小邓管不了那么多。千户所以上的,他过目;以下的,交给属僚办理。实话说,海东文武军中,看得起那阉人的不多,奈不住他从军得早,与小邓关系深,至少高丽营中的事儿,他说话有些分量的。镇抚司的属僚,或许会给他几分面子。”
刘旦转了两圈,道:“镇抚司管军,有管行省内诸万户之权,你须得努力。”
“海东镇抚司不管军。”
“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