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商场狙击-《浪在江户那些年》


    第(2/3)页

    被回绝的三井八郎右卫门面上很客气,也没有再往幕府方面疏通关系,毕竟开国派大佬井伊直弼都表示支持太一这边,托关系走后门实际上也意义不打了。

    三井家自此一直很消停,太一以为对方已然认命,毕竟生意上的事情,有得有失很正常。在太一看来,对方不一定能看清这里面蕴含的暴利,因而不会太过纠缠。

    但事实告诉太一,他还是“图样图森破”了。

    太一所开的通商屋,实际上就是一家兼具央行管理职能的的政策性银行,既然是金融机构,不涉及具体货物贸易,理论上光负责管钱就好了。

    但现今大家花的可不是信用货币(纸币),也没有网上银行什么的,就是靠邦邦硬的贵金属货币流通,而这些金银钱货的流通,是真的需要由一地流动到另一地的。

    当然,对于三井家这种百年银号来说,可以实现以汇票代替金银运输的麻烦,毕竟这一家子别的没有,就是有钱,各地店里存放的金银足够支取。

    哪怕是国际贸易结算,这一时期也是采取实物黄金白银交割的,赚了钱需要把金银从国外运回来,花出去的钱要运走。这就是太一为什么觉得,派个宿场店家老板给他打下手会更加靠谱,这一时期哪怕是国际金融,也离不开物流这重要的一环。

    现在问题来了,太一他们手中没有船。

    又次郎老板的生意虽然包括旧制下的传马业务,但并不怎么涉及大宗商品物流,毕竟通过驿站陆路运输的多是些信件,偶尔涉及大宗货物也主要以驮马运输。因此,调运些马匹还勉强能办到,海船一类可没有现成的。

    那船就只能花钱买了。

    早在二百多年前的宽永二年,幕府便颁发了大船禁止令,远洋航船的建造成为历史。但岛国毕竟不是大陆国家,海运还是要存在的,不然真的“片帆不得下海”,那本州以外的岛就都能独立了。

    因此,千石左右的辩才船仍被允许航行于濑户内海及陆地沿岸近海,这也是岛国现存可以建造的最大船只,用于国内货物往来运输。

    这种船主要是单风帆动力和人工动力结合,与当今世界的航海水平差了几百年,但起码是风帆船,用以短途运输和训练船员还是足够的。太一也想要蒸汽船或是三桅战舰,但是现在想这个不现实,只能说是远景规划。

    千石辩才船,新船造价三四千两,略有些超出预算,且本就打算是过渡使用,以后赚了钱,还是要鸟枪换炮的,因而太一最初是想买条旧船,先训练海员使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