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章 知青的文盲前妻02 梁引弟的舅舅是村支书,对于知青而言,村支书意味着掌管工农兵大学推荐名额,唯一的官。 对于普通村里人,村支书就和村长一样,能写会算,是有能力去管事儿的人,全村的人都沾亲带故,对村支书倒不至于刻意讨好巴结。 正因如此,十七岁的梁引弟怎么都想不到,董建业只是为了得到她舅舅的推荐名额才跟她表白、结婚。 因为梁并不知道这时候的大学,施行工农兵子弟推荐制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知青只有拿到村支书的推荐名额才能参加考试,考试十分简单,名额却非常稀少。 拿到推荐名额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大部分知青下农村就是为了得到读大学的推荐名额。 梁和其他村民们,开始都不知道那些知青来的真实目的,以为所有的知青都是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建设新农村。 乡亲们对支援农村建设的知青欢迎的不得了。家家户户都把自家的好东西分给他们。 朴素的庄稼人一想到,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离开了城市的安逸,到基层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建设新家园,心里就火热的不得了。 梁引弟听她妈妈的话,把家里的煮鸡蛋当礼物送给知青们补身体。 她的热情主动,被董建业看在眼里,见她每次出手大方,董就总是单独约她。 9413严重怀疑,董就为了骗水煮蛋吃。 毕竟知青的生活非常艰苦,董的家庭条件非常一般。平时吃的都是野菜糊糊,加杂面窝窝。 今天下午,董约梁引弟,傻妞还是照旧带了鸡蛋给他。 只是她没想到,董建业是向她求爱,又意外被其他知青撞破。 村里很快就有了风言风语,几天后,董建业去梁家表示愿意负责,条件是要村支书帮他换个教书的工作。 梁家人答应了,第二天,梁父和舅舅一起去买了半斤水果,五包烟,放工的时候送给村长,向他说明了情况和调职请求。 村长开会时宣传了董建业同志愿意扎根农村的好消息,宣布他以后在村小学教书,教书的工分和他做农活时一样算。 有了知青教书,村里的孩子就能接受教育,这是天大的好事。 在此之前,大多数只能接受小学教育,初中要到镇上才能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