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专家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困惑,低声交换着各种匪夷所思的推测。 会议室内,立刻响起了低低的嘈杂声。 “安静!!”周振邦的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所有嗡鸣。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现在不是讨论猜测的时候!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完整地将飞机发掘出来。 “至于驾驶员是谁?为什么出现在这里?都要等找到确凿的证据后,才能下结论。在此之前,任何臆测都无助于工作。”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施工方案上: “当务之急,是确保发掘行动万无一失!特别是针对驾驶舱区域的保护措施。 “明天一早,按计划搭建工棚,启动融冰作业!” …… …… 9月3日,上午。 冰原上,巨大的充气式保温工棚,在刺骨的寒风中鼓胀起来,罩住了米格-15残骸所在的核心区域。 大功率移动电站随即轰鸣,源源不断的将电力输入工棚内的各种设备。 下午1点钟。 融冰作业正式启动。 工棚内,蒸汽发生器发出低沉的咆哮,灼热的白色蒸汽通过特制管道,喷向飞机残骸上方的冰层。 冰层在高温蒸汽的持续作用下,发出细微的“滋滋”声,缓慢融化,化作浑浊的冰水流向预设的排水沟渠…… 三天后,下午。 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作业组终于有了关键性的突破。 覆盖在米格-15战斗机驾驶舱顶部的最后一片坚冰,在蒸汽的“舔舐”下彻底消融。 灰绿色的金属舱盖,暴露在工棚的灯光之下。 技术小组迅速上前,使用低温切割工具,在舱盖边缘的接缝处,小心翼翼地破开一个细微小口。 紧接着,带有高分辨率微型摄像头和冷光源的内窥镜,探入驾驶舱内部,缓缓推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