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陛下驾到,百官跪迎!” 天启元年,四月初一。 紫禁城皇极门,当朝阳的第一缕曝光映照到紫禁城时,四月的朔日大朝会,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只不过,与往日官员多有缺席、只是走个过场的朔望大朝会不同,这一次,凡在京官员有资格参加者,却是无一告假。 若单论参与官员数量,甚至不亚于木匠皇帝的登基大典。 “众爱卿平身!” 很快,山呼万岁声中,一身衮冕服饰的朱由校,已是意气风发的登上了高高设立的御座。 “自萨尔浒之战以来,辽东屡战屡败,以至局势日渐糜烂。幸得右佥都御史不负朕望,大败建奴于辽阳……” “社稷之勋,莫重于堪乱。山河之赏,莫隆于酬功……” 就在群臣起身之际,御座之上刚刚坐定的朱由校,已是开口定下了此次大朝会的基调,封赏功臣。 “陛下英明!” 袁应泰不但是东林党成员,更是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文官。 听到小皇帝定下的封赏基调,文臣这边不管是东林党还是其它有党无党之人,当然是全部高呼英明。 至于武将行列,那就那更不用说了,同样也是齐声赞颂。 毕竟袁应泰就算指挥得再好,具体的仗还得武将、军士们来打不是? “辽东经略袁应泰,奉命于危难之际、挽狂澜于既倒……今尔之绩,何以加焉? 现着升右都御史,加兵部尚书衔,授中奉大夫、正治上卿,封平虏伯。另追赠其父袁饷为光䘵大夫,荫其子袁楷锦衣卫千户……” 很快,就在满朝文武的齐声称颂中,袁应泰这个辽东经略的封赏,便第一个颁布了下来。 当然,袁应泰此刻还在辽阳并未回京,这封赏圣旨,朝会之后自会有人送往辽东。 “宣白杆兵中营统领马祥上殿听封!” 片刻之后,袁应泰的封赏宣读完毕。接下来的,自然就是马祥麟这个辽阳大捷的首功之臣。 第(1/3)页